中國「戰狼外交」四處惹事 美學者:凸顯擔憂被國際孤立

▲中國近期在外交場合上頻頻展現強勢的態度,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國學者認為,這代表中國對拜登政府的「團體戰」感到憂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林孝萱/綜合報導-2021-03-24 11:59:12
近期中國決策層、外交官在外交領域上「好戰」的表現,再次引起國際關注。美國、中國上週於阿拉斯加舉行會談,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在會上發言不斷譴責美國;中國駐法大使館在網路上辱罵法國學者為「小流氓」,又發文強調此外交手段的正當性。外國媒體形容,這些行為讓人想起中國文革時期的「荒誕外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在美中會談上,用近17分鐘狂罵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ken),甚至沒給翻譯時間,《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美國前外交官、現華盛頓約翰‧霍普金斯(JHU)大學尼采國際研究學院教職葛天豪(David Keegan)認為,這樣出格的「演出」其實早已準備好。

在美中會談前,布林肯先出席四方安全對話(Quad),接著訪問日本、韓國,都與盟國聚焦在中國問題上;會台開場,布林肯就直言對新疆,香港、台灣議題的關切。葛天豪認為,這對「愛面子」的中國來說是一大打擊,也難怪楊潔篪要抱怨,而且楊潔篪沒有要美方理解的意思,可見都是出於(中國)國內政治的需要。

▲美中外交高層於阿拉斯加會談,會上中方代表楊潔篪開場白長達17分鐘,還說道「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葛天豪特別指出,布林肯在台灣議題上的堅持令人驚訝,布林肯在日本就公開探討台灣議題;過去國務院在台灣議題上一直很低調,因為美國認為這會更加容易的處理中國問題,然而事與願違。這可能就是美國轉變對中立場的原因之一。

葛天豪表示,自己「非常樂見」拜登政府在一開始就毫不避諱的討論台灣。拜登上台後將拉攏盟友當作首要任務,而且並未在第一時間派代表訪問中國,這都讓中國感到非常憂心。

美中會談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訪問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提出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另一方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又與北韓(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通話,強調兩國團結共同應對敵對勢力的全方位挑戰。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葛天豪認為,歐美近期又一致就新疆議題制裁中國,拜登政府團結盟友孤立中國的效果已經顯現,雖然中國快速做出回應,制裁了歐盟國家的一些議員和智庫,也凸顯了中國確實對美國與傳統盟邦打團體戰有擔憂。

面對拜登政府在國際大打「團體戰」,中國外交官卻採用逞兇鬥狠的方式,指責是「瘋狗太多才有『戰狼』」。《自由亞洲電台》評論,讓人聯想到文革時期的荒誕外交,包括在外交人員所在的國家派發《毛語錄》、立毛澤東像、火燒英國駐中代辦處(1967年)、攻擊英國外交人員等事。

葛天豪表示,現在中國外交官做作法顯示「北京現在的政治意識形態氛圍,可能是1989年以來最專制嚴厲的,這可以和毛澤東時期的文革式外交做對照。」但不論是戰狼還是文革,對中國本身都沒有建設性,接下來還是要觀察中國實際的作為。

▲日本媒體報導,美日會談上,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提及討論在台灣發生突發事態時,自衛隊如何協助美軍馳援台灣,是日本台灣議題上罕見的表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ilson Center)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就認為,雖然在鏡頭前,美中雙方高級別外交官都展現了針對國內觀眾的十足張力,但他注意到,中國官媒《新華社》在會後的報道中調子放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華社》報導提到,美中雙方承諾要「加強溝通」,還有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還要設置雙方的聯合工作組,雖然美國很快就出來否認了。

戴博表示,在美中雙方以各自公開呼籲的方式叫陣後,美國正在檢討審視對中政策,也需要在短時間出台美中雙方可行且可以合作的政策作法。不論這艘船有多小,至少要為朝著合作、而不是對立的方向提供動力。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努力合作,最後可能變成由危機來影響美中關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