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宣布禁止我鳳梨進口,從2月25日宣布,從3月1日正式禁止輸入,至今已經一周。這一周時間,台灣內部有不同聲音,多元卻也雜亂分歧,不過大致可以分成幾種聲音。第一種,政府來做農民後盾,鼓勵民間及政府部門多買多吃;第二種,大陸政府刻意政治打壓,我們不該屈服;第三種兩岸關係慘淡,這樣的結果蔡政府必須承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三種聲音,輿論各有所好,但對於解決問題完全沒有實際上的幫助。
中國大陸以台灣鳳梨多次驗出三種介殼蟲為由禁止,雖然農委會認為去年一整年只有通報13次,改善後已無再接到通報,沒理由突然中止;但有驗出介殼蟲是事實,農委會顯然未把如何防堵介殼蟲當成事件重點,還認為介殼蟲是常見的病蟲害,對人體無害。
於是民進黨從上到下開始發起搶救鳳梨大作戰,「自己的鳳梨自己救」,宣布不到100小時認購已達4萬1687公噸,可望超越去年銷陸數量,看似豪氣,只是數字的背後,除了是政府動用公家預算外,也破壞了市場機制,把「買鳳梨」當成是展現捍衛台灣主權的替代方式,自己把水果銷售硬扯上政治,政治人物搶著表態,好像大陸作了一顆球給民進黨殺。
當民進黨喊出「吃鳳梨、挺台灣」的時候,就把台灣出產到大陸的所有水果都打成了政治工具,而非單純的農作物及病蟲害問題,農委會則一股腦地開始說要如何補助、保證收購、公部門採買等方式,府院黨開始啟動宣傳工作,作圖、開記者會、蔡英文下鄉,試問,「今天如果是日本禁止我水果進口,蔡政府會有這麼大動作」?
把問題導因到政治,是最為廉價的說法,他可以不去尋求肇因,還要別人為其負責。有位南部農民跟我講得好,「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偏好,但種水果、賣水果,就是他的養家餬口的工作,這時候談什麼報復、誰又打倒誰,他才不在乎;他只在乎誰能幫助農民維持基本的產銷平衡跟穩定市場」。
事實上,從鳳梨事件延燒至今,受到最直接衝擊的是果農,但果農的聲音卻出不來,反倒看到綠營執政首長卯起來賣鳳梨、吃鳳梨,如果這真的像是綠營媒體、名嘴說的是「水果統戰」,那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為何不禁止台灣水果銷往大陸?
蔡英文說,面對挑戰,台灣都不會被打倒,反而會更加的強大,「只要我們團結,支持認真農民,支持優質產品,國際社會也會一起跟台灣站在同一陣線。」好笑的是,區區一個禁止鳳梨銷往大陸,蔡英文就出來喊話說不會被打倒,還拉高到國際層次,把美日都硬拉進來,這是什麼跟什麼!若禁一個鳳梨就能打倒,這也太遜了吧!
這種「義和團式的喊話」屢次出現在蔡英文的發言中,她的奠基始終在於「不願實際改善兩岸關係,遇到事件則採取對抗模式」,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兩岸關係持續冷冽,既可掐住藍營、又可對內喊話,讓她維持一個看似中立的假象。
講真的,凡事喊團結就有用嗎?如果團結鳳梨就不會有介殼蟲?還是團結鳳梨就可以銷往歐美其他國家?簡直是荒唐!
如果按照蔡英文的邏輯,最不愛台灣的就是這些鳳梨果農囉?因為他們把這麼好吃、多汁的鳳梨給賣往大陸,沒留在台灣,這不是「出賣台灣」嗎?
鳳梨問題不難解決,也不會死人,會死人的是民進黨政府遇事的態度。每每訴求國族認同去設法解決實務的問題,擾動對立情緒,過度簡化問題不講,也讓台灣民眾失去思辨能力,每次一有兩岸間問題就說是打壓,呼籲大家團結,企圖開始找外援。
鳳梨事件映照出台灣政府缺乏自信、缺乏解決兩岸關係所衍生任何問題的能力,以及缺乏有效說服國內絕大多數民眾的說法。今天鳳梨、明天又會是什麼?凡事「藏頭露尾」,用一次、兩次也許可以,用多了終究會讓人看破手腳。
●作者:錢震宇/資深媒體人、開放智庫發起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