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李兆立/NOWnews修憲論壇 加速憲改的三關鍵

▲NOWnews今日新聞主辦的第二屆修憲論壇,剛於 12 月 10 日落幕。除了總統蔡英文蒞臨致詞,青年代表也上台訴說年輕人對憲政改革的看法。(圖/NOWnews攝影中心)
文/李兆立-2020-12-11 14:54:29
NOWnews今日新聞主辦的第二屆修憲論壇,剛於12/10順利落幕。正如同蔡英文總統出席致詞所強調的,一家網路媒體在憲改議題流量有限的情況下,還願意舉辦修憲論壇,是相當難得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於兩屆修憲論壇都有幸參與的經驗,我對媒體主動關注修憲議題並主辦大型論壇,在整體憲改工程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其實有更深刻觀察與感觸。

第一個關鍵角色是,修憲要跨過高門檻,需要全民關注及參與,而媒體就是為憲改議題加溫的最佳平台。

回顧過去三屆總統大選的候選人政見,只有「憲改、兩岸、拼經濟」三個議題始終出現,足見台灣民意對目前憲政運作的不滿,以及對憲改議題的重視程度。然而,當任何修憲議題被搬上檯面時,得到的關注和討論卻又不成比例的少。

台灣民意之所以出現這樣嚴重落差與矛盾,關鍵原因就是2005年的第七次修憲,創造出世界最高的修憲門檻,導致多數民眾都很務實地將修憲視為「不可能的任務」而興趣缺缺。

然而,要從根本解決台灣社會「對憲法不滿卻無法修改」的困境,還是必須設法跨越目前的超高門檻,讓憲改成為可能。換句話說,就是要設法將憲改議題不斷加溫,促使國會各政黨優先處理,同時也讓民眾重燃對憲改的關注。

最佳的議題加溫器,毫無疑問,就是媒體。面對當前憲改議題的流量困境,不僅願意持續報導,甚至主動舉辦論壇,邀請總統與各黨出席表態,讓整個議題得到實質加溫的效果,就是這兩屆NOWnews修憲論壇 所發揮的關鍵角色。

第二個關鍵角色是,從年輕世代的角度出發,讓青年得到更多的發言權。

由於這次憲改有「18歲公民權」,讓年輕世代得到更多的發言機會,但青年在憲改所能扮演的角色其實遠遠不僅於此。正如同過去六年來,青年參政大大改變了政治參與的樣貌,這回的修憲能否成功推進,年輕世代絕對舉足輕重。

回顧這兩屆修憲論壇,從兩大黨冷處理到總統親臨致詞,從上屆國會毫無進度到這屆成立修憲委員會,政黨和社會的反應冷熱不一,只有青年參與始終維持高熱度,不僅代表著年輕世代對憲改的重視,更隱含了青年對憲改工程的推動能量。

當年輕世代得到足夠的發言權,並實質參與修憲過程,才能捲動更多領域及更多年齡層的投入,無論是18歲公民權、調降修憲門檻或廢考監兩院,也才能得到更多的討論及關注。NOWnews修憲論壇不僅一改過去修憲只把麥克風給學者和政治人物的慣例,邀請青年代表發表演說,更直接讓年輕世代入題,絕對是開啟青年修憲的良好出發點。

第三個關鍵角色是,善盡民主守門人的職責,不僅協助轉譯高門檻的憲政議題,更勇於直指當前憲政缺失,開啟更多民眾參與討論的可能。

在台灣要推動憲改,其實有兩個高門檻要克服。一個是2005年所遺留的超高修憲門檻,一個是憲改議題本身涉及複雜的憲政理論及法律概念。無論是對於學術界或立法者而言,憲政議題的轉譯始終是個困難的考驗,而這正是媒體最擅長之處。

然而,要讓民眾理解並關注憲改議題,需要的不僅僅是用更平易近人的文字,對各項法律概念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對於民眾所感受到的憲政缺失,更需要有人敢直指核心,說出當前的實際困境為何,也說出各政黨過去的失職在哪裡。

例如,如果一個單位要邀請總統出席一項活動,通常會避談「中央政府體制權責不相符」,但這兩屆NOWnews修憲論壇不僅兩度提出這個憲政弊端,也成功邀請了總統與會。如此講出民眾的感受,讓政治人物誠懇面對並宣示投身改革,確實不是容易達成。

面對停擺15年的憲改工程,我們期許更多的媒體加入這個行列,不僅給予憲改議題更多版面,更要主動創造更多對話平台,不斷不斷地將政黨和社會捲入,台灣才有機會一舉越過高門檻,讓憲改這項絕望工程,變成希望工程。


●作者:李兆立/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