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論壇/推動憲政改革 林飛帆:朝野必須合作

▲《NOWnews今日新聞》今(10)日舉辦第二屆修憲論壇,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參與第三場論壇。(圖/NOWnews)
記者林孝萱/台北報導-2020-12-10 16:17:35
《NOWnews 今日新聞》今(10)日舉行第二屆修憲論壇,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受邀出席第三場論壇,以「當修憲VS制憲,台灣青年還有什麼其他選擇?」為主題,除了18歲公民權、修憲門檻以及廢考監等議題,論壇也就修憲、制憲進行討論。林飛帆指出,憲改需要跨越朝野、世代的合作,且最重要的精神為凝聚台灣的國家意識、找到適合現在的台灣的制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首先指出,過去討論到修憲或是制憲,網路聲量、輿情分析往往在社會的討論較低,今日的論壇是個很好的機會與場合,讓大家齊聚一堂,朝野不同政黨坐下來討論修憲、制憲。

林飛帆表示,廣義的憲政改革,實際上包括了很多的不同路徑跟層面,修憲等方式應該是被當作憲政改革的其中一個方法或手段,不用特意排除或是認為哪一個方式比較有效。對於經民聯智庫發言人賴中強在發言中指出,如果現階段修憲能夠達成讓台灣朝向健全的憲政體制邁進的結果,林飛帆同意,我們也應該朝這個方向去尋求;如果以制憲的方式進行,也有可能達到類似的效果,也不用刻意去排擠。

對於修憲、制憲,林飛帆認為,如果放在「憲政改革」的框架下,應該理解最重要的核心精神為兩大方向:凝聚台灣的國家意識、找到符合台灣現階段適合的中央政府體制與憲政制度。現時很多年輕人關心是否能夠修憲,或是有無制憲的可能,但林飛帆指出,修憲或制憲真正的核心應是在重新形塑、凝聚台灣這個國家認同與國家意識。

林飛帆表示,修憲或是憲政改革過程中碰到最直接的問題,就像蔡總統於論壇致時中提到的,必須要有朝野、世代合作。林飛帆指出,朝野必須要對台灣主權範圍有共識,將台澎金馬視作一個命運共同體,或是在現行的體制範圍,將台澎金馬作為一個有效的統治領域,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發展新的國家認同。林飛帆強調,如果沒有這樣的共識,將很難推進修憲、制憲的議程。

林飛帆指出,不論是修憲還是制憲都勢必要經歷朝野合作,甚至是跨世代合作。過去這段時間可以觀察到,光是在修憲的議題上,執政黨與在野黨在部分的意見尚有所分歧,例如在中央體制上的的廢除考監問題、或是公民權下修18歲。

在這 2 大議題中,林飛帆認為,18歲公民權相對而言是朝野較有共識、最有可能推進的議程。不過,在這些議程上也觀察到,部分在野黨或許還有所猶豫,不見得願意與執政黨一同合作推動憲政改革。在這樣的現實情境下,林飛帆指出,在野政黨無法就民間廣泛接受的議題與執政黨合作推動議程,在若干門檻上討論制憲或是修憲將會非常困難。

對於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提到的國會簡單多數決「科索沃模式」,林飛帆回應,民進黨雖然現在於國會為多數,但想要啟動修憲的議程仍要跨過若干的高門檻,包括現在的修憲方式,因此找到朝野在制度底下達成的共識,需要的是非常強大的社會基礎,也是現在最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林飛帆強調,如果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社會基礎去推動超越朝野的合作,那憲改的議題回到國會的程序中,很有可能仍然難以達成。修憲或制憲最關鍵的要素應該是形塑國家、凝聚台灣,但部分在野黨對於國家的想像與民進黨確實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推動修憲或制憲,還是有很大的困難,希望未來能夠有一個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超越朝野、跨越世代的修憲/制憲議程。

林飛帆指出,今日除了是世界人權日,同時也是美麗島事件40週年。美麗島事件代表台灣民主化一個關鍵轉捩點,從 1947 年中華民國體制到美麗島事件過後,現在的台灣與中華民國台灣,已經和過去有相當程度的不同,這也是思考朝野共同合作推動修憲的原因。林飛帆表示,倘若還有部分政黨仍抱守著 1911 年的中華民國的想像,將無法進行修憲議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員楊植斗在發言時,針對林飛帆提出質疑,問道「出來宣布獨立比較實際,還是靠著公投下修門檻比較容易,如果台派因為這樣去罵蔡英文,對蔡英文也不公允」。針對楊植斗的問題,林飛帆在Q&A環節回應,制憲與修憲的討論是有關憲政制度的變革,確實應該審慎的態度面對,雖然(楊植斗)很多論點無法苟同,但不論修憲制憲都是憲政制度變革的討論,核心問題應該是形塑國家共同體的過程。而這一個共同體凝聚的過程要透過修改現在的憲法,還是增修條文、制定新憲法都是在「確立國家界線邊界」、凝聚國家共同體之後的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