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算是少數能獲得跨政黨認同的政策,全台不分藍綠執政的縣市都很努力推動,但是有些台灣政治人物有一種長才,就是可以把一項好的政策,走到歪樓,使原本的政策美意蕩然無存,而根本原因通常就是因為缺乏核心價值,所以再好的政策都會走偏,最近柯文哲在台北市推出超過 4 萬塊租金的社會住宅,就屬於這種惡的典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政府面對外界批評,一開始還喊冤說是大家沒搞清楚,超過 4 萬元是按照成本、市價去計算,但是還會有對於社會弱勢者的租金補貼,可是,就算有補貼也要三萬六啊。最後柯文哲眼見凹不下去了,乾脆說社會住宅不能都是住窮人,一直到這裡大家也才搞懂了,原來柯文哲的社會住宅其實不是社會住宅。
柯文哲的做法,就是中國北京清除低端人口的台北版。
在北京有大量外來工作人口,過去數據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也就是 2000 萬人口中有 700 萬是外地來到北京工作、居住,但是在北京政府的眼裡,這些是低端人口,這些不是「北京人」,認為他們不應該來排擠、來享用北京市的公共資源。而且,北京政府認為這些低端人口不好看、不體面,會拉低了北京的素質,破壞了北京的國際大都市形象。
所以,在 2017 年,北京政府發動為期 40 天的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案行動,直接停止供應電力和暖氣,要逼使大量在北京政府眼中的低端人口離開。看看北京,想想台北,柯文哲何嘗不是在幹這種事?
基本上,人口高度集中都市,這是一個全世界的發展趨勢,所以都市也就代表著工作機會跟經濟前途,而台北做為台灣首都,不管是從 30 年前林強的向前行,還是憤而離開台北的海角七號,其實到現在台北還是很多人追逐夢想的城市。
不過,也因為都市的經濟機會多,都市的土地當然貴,居住成本也就非常高,而在邏輯上,這當然也是城市競爭的結果,將只有最具競爭力的人、事、物才有本事留在市中心,進而再推高城市的優越。但是,這裡頭也衍生出兩個問題,首先是居住正義的缺席,再者,其實非常不利於都市的多元化發展。
必須要強調一點,需要住在社會住宅的人,經濟條件一定比較不好,但並不是窮人,是需要機會的人。社會住宅是提供這些要到城市挑戰夢想的人,一個可能實現的機會,如果一座城市排斥這些有夢想的人,很難想像會有什麼進步可言。
當然,只有社會住宅是不行的,對於房價的合理市場機制,政府責無旁貸,最近可以看到政府推出打炒房政策,也表示政府看見了問題,但是千萬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總而言之,居住是基本需求,在一個幸福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能安居;再者,城市要一直保有活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保有活力的重要關鍵就是要能夠吸納多元的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進入。如果台北市再這樣下去,歧視經濟弱勢的年輕人,傷害的會是台北市本身。
●作者:阿術克斯/資深國會幕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