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中貿易戰將持續 專家:關稅不是拜登唯一的武器

▲拜登上任是否代表會與中國全面言和?部分專家認為不見得。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2020-11-21 11:54:01
美國總統選舉大勢底定,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料將於明年 1 月入主白宮,成為第 46 任美國總統。外界認為,拜登上台後,對中國的政策應該會比川普和緩的多,但也有專家指出,這不意味著美中貿易戰之類的爭端會就此落幕,因為貿易戰並非是一場「始於川普,終於川普」的戰爭,而是源自美中之間戰略競爭的深厚背景;屆時拜登不排除會使出關稅以外的新武器,藉以牽制中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BBC》引述多位國際問題專家分析,雖然川普與拜登,在個性、做法、背景各方面都截然不同,但拜登上任後,基本的抗中方針不會改變。經濟學人智庫( EIU )分析師伊莫金·佩吉-賈勒特( Imogen Page-Jarrett )認為, 2 個大國越視對方為戰略競爭對手,對中施壓也越能獲得美國跨黨派支持;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赫夫鮑爾( Gary Hufbauer )也預測,美中貿易戰將會持續,甚至直到拜登任期結束後仍存在。

文章並指出,川普鍾情於「武器化」關稅,頻頻以加徵關稅打擊中方,但看在拜登及民主黨人眼裡,「中國貿易不公平」的判斷雖然沒錯,可揮舞關稅大棒來威脅中國並非良方,可能會轉而利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集體談判以及國內稅收政策來支持美國企業,或是把關稅措施集中針對有確切證據存在不公平貿易的部分,而不是「一刀切」的徵收,讓美企及美國國民連帶受到傷害。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首席教授朴之水( Albert Park )則認為,拜登應是「制度主義者」,可能會支持改革世貿組織,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施壓,而拜登最近關於全球最大自貿協議(RCEP)的言論似乎也印證了這點,拜登聲稱,美國佔全球貿易量的 25% ,需聯合其他民主國家以制定全球貿易新規則,避免讓中國或其他國家決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赫夫鮑爾和佩吉-賈勒特等專家也推估,人權問題和地區安全可能將取代貿易,成為拜登對中政策的「主菜」,從貿易問題轉向在更深層問題上與中國對抗,包括人權和地區安全,這在當前的環境下,不僅合乎心意,而且政治上也有利可圖。

文末亦點出,中國在川普眼中,可能是一隻吃人的老虎;但在拜登的眼裡,也許就是一隻可控的豹子。貿易戰或許會更換武器、目標、策略,但應會以不同形式持續下去,因為這不是一場「始於川普,終於川普」的戰爭,而是已演變成「第二次冷戰」的一部分,即使戰況有起伏,但美中關係要回到布希和歐巴馬時代則具備相當難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