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貴轉職農夫種豆!田野勤學團隊和東海大學、社區合作辦理「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創新型)」微型發表活動,北斗青農陳光鏡、蔡慧璇夫婦今(14)日分享自然農法栽種黃豆與黑豆,陳光鏡說,會持續把永續食農概念灑在學生與社區家庭成員的心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田野勤學首次辦理「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創新型)」微型發表活動,在陳光勤夫婦的祖厝前埕搭棚舉辦發表會,12個社區家庭的孩子到田間摘野草野花,在前埕快樂追跑,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解說計畫成果,學生參觀豆類食品的製造器具展示及產品展示,融入食農教育情境。
陳光鏡原本在科技大廠擔任工程師,5年前放棄高薪,與太太蔡慧璇回到北斗老家種植國產大豆(黃豆、黑豆),因為不諳行銷,只會種、不會賣,一度半年賣不到100包(每包500公克),後來他們走入校園,以國產大豆作「食農創意教育學習」,大受師生歡迎,意外打開大豆通路。
陳光鏡說,科技公司是「錢」景看好,但科技人工作型態「沒夜沒日」讓他萌生回歸常態生活的念頭,休假日帶著太太蔡慧璇上農業課程,2015年起帶職兼差務農,一年半後他先辭職,成為專業農夫。
用自然農法種黃豆,陳光鏡起初賣給親朋好友,到了2017年遇到銷售瓶頸,有半年都賣不出豆子,倒蝕老本度日,2018年陳光鏡夫婦帶三名女兒回北斗老家種黃豆和黑豆,蔡慧璇辭去公職,專心理家和協助丈夫耕種,陳光鏡到學校講解自然農法和友善耕作,逐漸建立通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光鏡說,今天以國產大豆為主題,不同於區域的產銷活動,而是運用具教育內涵的實踐行動與體驗連結,寓教於樂,引動社區家庭、上班族、學校老師和青年學生共同參與。發表會包括行動廚房、料理食譜、紙偶劇場、立體繪本;蔡慧璇說,食物絕對是連結人與土地強大且溫柔的力量,這次邀請校園師生共創,以「友善食農」與「環境藝術」的核心作引喻探索,翻轉服務學習,就在攜手合作的當下型塑社區意識與生命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