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李兆立/美國大選陷膠著 美中對抗怎麼走?

▲美國總統大選牽動台海局勢,台灣民眾今年也十分關注選舉動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文/李兆立-2020-11-05 18:45:36
美國總統大選陷入戰況膠著的延長賽,既沒有像美國主流媒體與民調所預測,由拜登( Joe Biden )橫掃過關,也沒有如許多台灣網友的期待,讓川普( Donald Trump )順利連莊。究竟誰能領導未來四年的美國,仍有待後續開票結果,甚至進入司法程序後才能給答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對這次美國大選展現空前狂熱,主因當然是關注「美中台關係」的走向。既然川普和拜登都還保有勝選機會,比起讓心情隨著開票新聞起起伏伏,不如靜下心來理性思考,未來四年真如同許多評論所宣稱的,川普就會繼續「抗中保台」,拜登就是「親中棄台」嗎?

讓我們從國際、國家、領導人三個層次來切入,一起來找答案。

首先從國際層次來看。過去三年的美中對抗,不僅僅是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競爭,也是經貿利益、產業發展及資安疑慮等面向不斷累積的矛盾,埋下的衝突因子爆發所致。當然,這些矛盾並不會因為哪一位當總統,就如同薩諾斯響指一樣消失,衝突及對抗恐怕難以避免。

另一個重點是,這個對抗格局並不僅限於美中兩國,中國的一帶一路和南海戰略,已引起東協國家的警鈴大作;透過資安設備和資金的滲透疑慮,也讓加拿大、澳洲、英國及許多歐盟國家加入了抗中行列。

因此,無論是川普「退出國際組織,另組繁榮網路」的雙邊主義路線,還是拜登「重返國際組織,找夥伴打群架」的多邊主義路線,未來四年的抗中主旋律,變動機率不大。

其次從國家層次來分析。就目前的選票結果來看,下一個四年的美國總統,都有相當大的「正當性危機」,如何弭平國內分裂,鞏固總統權威,絕對是入主白宮後最優先的重要課題。

開票至今,拜登暫以 264 張選舉人票領先川普的 214 張,並很可能以「 270:268 」超低空飛過當選門檻。自 1964 年選舉人票總數確立為 538 票以來,僅 1976 年卡特( Jimmy Carter )的 297 票及 2000 年小布希( George W. Bush )的 271 票是低於 300 張選舉人票。如果拜登以 270 票創下新低,可以想見川普支持者將在全國各地持續抗議,讓對抗與紛亂持續延燒。

另一方面,暫居落後的川普指控郵寄選票舞弊並要求停止計票,甚至宣稱將提起訴訟。即便如此,依照目前的開票狀況,川普即便真的靠司法翻盤,也很有可能暨 2016 年後再度成為「總得票數輸掉,選舉人票反贏」的少數總統,民主黨選民的反彈恐怕比四年前更猛烈。

美國社會的對立與撕裂,四年來不僅越演越烈,在這次選舉中展露無遺,好不容易當選的總統,卻極有可能以飽受爭議的姿態入主白宮,正當性危機將空前巨大。

越是有正當性危機,越需要號召團結,而最有效的團結方式,就是找到「共同敵人」。根據民調,美國人投票的最關鍵因素是「經濟」,此刻經濟雖遭疫情重創,對於「誰該為疫情負責」兩黨支持者卻看法迥異,弄不好反而更加激發對立。

相較於「疫情打擊經濟」這套劇本,「中國威脅美國」這個已經熱銷三年的故事,或許更容易引起兩黨支持者的共鳴,這也是為何近期民調皆指出,高達七成的美國民眾認為中國是個威脅,川普和拜登又為何要互相指控對方親中,「拜登之子是否大賺中國錢」又為何成為最後一次辯論會的重要交鋒點。

最後從領導人層次來分析。依據前面的討論,無論是國際或國家層次,美中對抗的很有可能繼續成為主旋律,下一個問題是,兩位可能的領導人是否接球?

先看現任的川普,雖然他是美中貿易戰的發動者,但眾所周知是基於商人性格,而非出自於對世界民主或中國人權的使命感。這也是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訪台原定的經濟對話臨時喊卡後,主因會指向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賴海哲(Robert Lighthizer)為了避免觸怒中國而撕破美中貿易協議,因此出手阻攔國務院所致。

換句話說,川普確實在過去兩年來對台灣釋出許多善意,但這些善意是否延續,以及是否能轉換為制度性安排,如簽訂台美貿易協定(BTA)或讓台灣常態性參與國際組織,仍要看美中貿易協議的成效以及後續談判的結果,是否能讓美國經濟真的獲利起飛。

回頭看拜登,面對多項親中指控,且正當性陷入嚴重危機的情況下,理論上會比川普更有動機去擁抱抗中主旋律,藉此自清並團結兩黨支持者。而民主黨在過去歐巴馬執政期間也曾提出「再平衡」和「重返亞洲」的外交主軸,為接下來的抗中也提供了論述基礎。

拜登未來四年究竟會親中還是抗中,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是,拜登是否願意在上任前,將兒子Hunter Biden在中國獲利疑雲說清楚。

畢竟,選前不願說明,還可以理解成是怕影響選情,但如果確定當選了還不願說明,那我們就必須認真擔憂,這個疑雲是否真的不單純,甚至有把柄落在中國手上。屆時,拜登即便再想擁抱抗中主旋律,恐怕都會因此受到很多限制,而走向台灣較不樂見的劇本。

至於身為無法影響選舉結果的台灣大眾,與其繼續為兩位可能的總統貼上親中和抗中的廉價標籤,然後一廂情願地祈求川普當選,我們更該做的,是理性分析目前局勢,並釐清自己在未來的台美關係裡頭究竟要得到什麼,以做好對應的政治論述及政策準備,這才是台灣夾在美中之間的智取之道。

●作者:李兆立/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