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場》黃霑/扒人民兩層皮的台灣稅內稅

▲作者認為台灣的稅收政策不透明、老舊不合時宜。(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文/李克-2020-10-28 16:00:00
黃霑/高階經理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民國萬萬稅」是戲謔語、網路抹黑文亦或是無法說出的秘密?購買節能家電申請減徵貨物稅、汰舊換新補助,是財政部給人民的大優惠,亦或是掩蓋背後真相的煙霧彈?

去年底吵得沸沸揚揚的機車貨物稅,讓廣大機車族猶如被敲了一記悶棍般開竅,原來未出廠即需先繳付17%貨物稅,消費者購買後再付5%營業稅,一台機車總共連扒了二層皮。營業稅,指政府要對消費者課的消費稅,而貨物稅之基礎來源係源自民國57年的奢侈稅,在當年只有高收入所得如醫生、律師等階級以上的客群在騎機車,因此政府將機車視為奢侈品。

買一台機車,究竟老百姓付了多少稅?簡單白話文說,以一台機車賣價50,000元回推,原先以為只需繳付5%營業稅2,500元的發票費用,即可將機車牽回家,結果,實際上五萬元已內含17%貨物稅7,265元,機車本身價值是42,735元,且已在製造商出廠時即先上繳政府,最後賣給消費者時,還要將已付費的貨物稅再加上5%營業稅,這不是擺明消費者是冤大頭嘛!

筆者剛新買摩托車代步,一時興起,不得不再抽絲剝繭細扒此洋蔥的內餡,究竟老百姓花了多少冤枉錢?以購買機車為例試算:

▲(圖/作者提供)
  1. 稅內稅未重複課稅,消費者購買價52,137元;
  2. 稅內稅再重複課稅,消費者購買價52,500元;多付了冤大頭稅內稅再加稅金363元。
  3. 若刪除所謂奢侈品的貨物稅17%,消費者購買價只要44,872元,與稅內稅的價差是7,628元,而政府德惠減徵貨物稅汰舊換新補助費用4,000元,人民依然是冤大頭一個!

機車,究竟是奢侈品還是民生必用品?2300萬同胞中有1390萬人有機車,以一台五萬元機車課徵17%貨物稅可得7,265元,乘以1390萬人計,光是機車的貨物稅收,政府稅入金即可高達1009億8350萬元!

有關稅,財政部究竟隱瞞人民多少事?去年(2019)財政部賦稅署於8月16日發布新聞稿,對廢止印花稅提出說明,並指稱四種憑證(「銀錢收據」、「買賣動產契據」、「承攬契據」、「典賣、讓售及分割不動產契據」)課徵印花稅,103年度至107年度平均每年印花稅稅收新臺幣112億元。古早印花稅,徵收超過100年,終於在今年(2020)走入歷史,過去近五年的印花稅稅收年年超過100億元,因不符時代需求且與營業稅重複課徵,在工商界不停強力要求取消的呼聲下才終於廢除。貨物稅則依類別而有不同稅基,以果汁來看,符合國家標準之天然果蔬汁免徵貨物稅,若不是純果汁,須課徵8%,含添加物的一般果汁課徵15%,電器課徵13%,汽車2000cc課徵25%、2000cc以上課徵35%。

中興大學法律系稅法教授張進德會計師於媒體前曾指出,印花稅是憑證稅,於民國74年5月即要將其改成新制營業稅,當時印花稅是0.4%,營業稅是0.6%,教育捐是0.15%,合計是1.15%,而新制營業稅為5%。因新舊營業稅之調漲級距高達4.85%,當時財政部在立法院的公開說帖是,印花稅跟貨物稅皆為重複課稅,將於新制營業稅上路前,將印花稅、貨物稅及舊制營業稅三合一變成新營業稅,並且在立法院保證,新制營業稅施行之後,將取消貨物稅跟印花稅。

然經過35年歷任17屆財政部部長及一位代理部長,時至今日仍未取消貨物稅。究其原由,每年稅收可達1800多億元,多此高的稅納貢金入國庫,也難怪財政部會禁口不言,並一再釋放政府取消印花稅已是德惠予民。財政部貴為國家體制的公信單位,其於立院所承諾的保證與說詞,難道可以視若無睹且一再違反誠信?

近日有關稅的議題與論壇頻頻上了各媒體焦點,前行政院長也是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先生於「稅單變睡單?納稅人權利不應是夢囈」研討會上直言,《納保法》本應要保護納稅人,但立法後卻反而偏重在保護稅捐,《納稅人權利保護法》更有5大問題,當場批轟國稅局球員兼裁判。另一場在立法院舉行的新書發表記者會「捍衛租稅正義 保衛納稅人權」,由前高市國稅局簡任稽核黃坤光發表,史無前例首本舉發原服務機關課稅不公不義必須矯正書籍,選在立院發表新書,作者說明其特殊意味,乃因人民依法申報納稅,稅務機關依法公平一致核定課稅,為治國最中性公平之指標,立法院即為創立兼守護者;黃坤光更強調,站在租稅正義的立場,他實在沒辦法不講出來,不講的話真的無法安心退休!

稅收為國家發展之基礎,稅收也是人民經濟實力之展現,然而,若國之財政以不透明、老舊不合時宜、艱澀難懂之稅法矇騙人民,何嘗是治國之道?以《納保法》為例,本意是要保護納稅人,但上路二年,一路上風雨不斷,從早期專家學者口中的納骨法,到現今連《動保法》都不如,主掌稅捐大權的財政高官們,可曾有過任何一點點省思?在後疫情時代的「歲歲平安」願景,人民寄望的應該是財政部的德惠「稅稅平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