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文創基金會、臺北文創公司共同主辦,Plan B統籌策劃的「2020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嘿!早餐吃什麼?」,今(9/26)日舉辦VIP早餐會,包括文策院丁曉菁董事長、胡晴舫院長、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前台東縣長黃健庭、文化評論家張鐵志、設計師方序中等上百位產官學界菁英齊聚一堂,在臺北文創廣場上,黃、橘相間,台灣特有「早餐票色」的情境中,一起露天品嚐由創意料理名店「貓下去」為活動特別設計的碗粿、涼麵、熱狗麵包等多元化的「台灣味」早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早餐店文化是獨步全球的。」曾經長年在異國發展的文策院長胡晴舫表示,以前從歐美搭機抵達台灣的時刻都在清晨,她常常一下飛機就直奔早餐店,點上一客燒餅油條慰藉鄉愁。這次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將台灣的早餐店文化以展覽的形式呈現,胡晴舫印象最深刻的,是利用可回收「蛋架」搭建的展場,「有機生活和環保是密不可分的,很高興看到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將環保創意帶入展覽當中,提醒大家追求生活機能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對環境的友善。」
台灣首場早餐店文化特展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由臺北文創與Plan B共同合作籌辦,自2016年起,每年都會選擇一件與台灣生活記憶有關的主題,梳理整合其背後的文化脈絡之後,結合台灣的文化創意工作者一起策展,尋溯出屬於臺灣的身份識別與認同。從2016年的「正體字」、2017年的「米」、到2018的「流行音樂」,實體展覽累積參觀人次近20萬人,帶動了各界熱烈討論與迴響之外,更屢獲國內外重要獎項如:德國紅點設計獎、臺北設計獎、金點設計獎的肯定。
今年,記憶中心以「早餐店文化」為主題,期待透過早餐群像回溯、梳理、並開展文化對話。「早餐店是最具有台灣文化識別度的場域之一。」記憶中心策展人、Plan B創辦人游適任說明,台式早餐種類眾多,包括蛋餅、台式飯糰、還有鐵板麵等等,都是東方與西方食物的混搭融合,這樣的混種成就了台式早餐滋味,「透過展覽的梳理和詮釋,觀眾可以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脈絡,更能看到這段屬於台灣生活的共同記憶,在數位時代下展現出的新樣貌。」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的策展活動已經邁入第五年了,」臺北文創基金會執行長劉麗惠在早餐會上特別感謝團隊在策展上的貢獻,「每一年,臺北文創和Plan B都會花很多功夫針對主題進行文化脈絡的爬梳,更棒的是,透過這樣一年一度的策展活動,Plan B和台灣文創界的菁英、新創品牌業者一起跨界腦力激盪,賦予了展覽更多現代感的詮釋,透過開放共享的觀展體驗,將臺北文創打造成和民眾溝通的多元文創場域。」
《早餐跳島計畫》開放報名 帶你吃遍大台北經典早餐
「嘿!早餐吃什麼?」特展共規劃了三大展區,其中,強調五感體驗的《早餐實驗計劃》,特別安排平面設計師李君慈、氣味設計師張葳、互動科技運用創意專家宋恆、創意料理人陳陸寬、音樂創作者柯智豪在創作前,先到早餐店蹲點觀察十天,再各自針對視覺、嗅覺、觸覺、味覺、聽覺五感,設計出與早餐店文化相關的體驗內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文化評論家張鐵志、自由料理人索艾克Soac、金曲歌手阿爆、食物設計師陳小曼等12位來自北中南東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跨領域創作者,則帶來他們心目中最好吃的台灣早餐,透過書面和線上專刊的形式,跟讀者分享從小到大的早餐記憶。此外,葉怡蘭、徐仲、焦桐三位深耕飲食文化的觀察家,也應邀為特展規劃了一份《早餐推薦指南》,毫不藏私地公開他們的早餐口袋名單。
為了讓民眾有機會實地品嚐特色早餐的滋味,「嘿!早餐吃什麼?」特展將在十月份安排四場大台北《早餐跳島計畫》,由「真芳碳烤吐司」創辦人張文哲帶隊導覽,除了帶大家吃遍傳承四代的廟口肉粥、觀光客必吃美味阜杭燒餅、以及各種具有異國風味的經典早餐之外,也會深入介紹台式早餐店背後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傳承。《早餐跳島計畫》預定明 (9/27) 起開放報名,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民眾請鎖定臉書公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