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餓卻老想吃?嘴饞受不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壓力吃」呢?YouTuber「理科太太」分享自身經驗,坦言自己曾經歷過「明明身體不餓,但心很餓的時刻」,她整理四大要點,讓大家分辨自己到底是不是「情緒性飢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不餓但還是想吃。
2.只想吃不健康,高糖高油的東西。
3.飽了很撐,但還是繼續吃。
4.吃完會覺得非常後悔。
影片中她提到人類面臨高壓環境之下,體內的賀爾蒙「可體松」會隨之升高,此現象有好有壞,好現象是它會使人變得更有動力,去完成原本不想做的事情,但反之,它也會讓你更有動力去進食來儲存能量。
理科太太補充說明,有許多家長會利用小朋友喜歡的零食、甜食等,當作小朋友乖乖聽話的獎賞,但她認為讓小孩子建立這種獎賞機制,會讓他們長大後產生「吃甜食就等於是犒賞自己、鼓勵自己」的聯想,造成壓力大就想吃不健康、高熱量、高油糖食物的補償心理。
理科太太也分享自己四種「改善壓力暴食」的方法,她表示當發現自己處於「情緒性暴飲暴食」的狀況之下,以稱讚取代自責,感謝自己發現自身的異樣,接著不妨嘗試「喝一杯水」看看,因為身體有時候會把「口渴」的訊號誤認是「飢餓」。
再來第二種方法是「煮飯(料理)」,理科太太透露自己只要煮完飯後,食慾就大幅降低。第三種方法是「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會讓體內的「瘦體素」增加,就會讓自己比較不想吃東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的方法就是「運動」,運動除了可以幫助你減少體內「可體松」濃度,讓你不易暴食,也能維持良好的健康習慣。最後她強調,誠實面對自己的壓力來源,「斷捨離」那些帶給自己壓力的人事物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影音編輯:謝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