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多歲男性,身體檢查發現可能已經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但是患者自述無高血壓、無糖尿病,但是這半年來經常發作痛風,1個月就有2-3次關節腫痛,發作時自行吃止痛藥,並未做持續預防的治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這名患者超音波顯示腎臟有許多結石,尿中蛋白質沒有過量,尿中紅血球稍微增加,就開始使用降尿酸藥物預防痛風。
何一成說明,痛風是指尿酸代謝異常,體內產生過量的尿酸,或者尿酸的排泄受阻,使得血中尿酸濃度上升,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的滑囊液中,引起急性或慢性關節腫脹疼痛及變形。尿酸鹽晶體沉積於組織或關節腔內所引起的病變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尿路結石和痛風性腎病變。
痛風發作的部位,常在腳大拇指近端關節處,突然發生嚴重的紅腫熱痛,也可能發生在腳踝、膝關節、手關節等,發作常在數天到一週緩解,可能一個月會發生數次,但也有數年才發作一次。 醫師強調,如果痛風自行吃止痛藥,小心會造成腎臟損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一成指出,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多為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痛風造成腎功能下降可能有2個原因,尿酸沉澱在腎臟組職造成傷害,以及痛風發作時過量服用止痛藥也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醫師提醒,痛風患者,要注意均衡飲食,勿過多食用含普林食物,每日喝足量水分,並評估使用藥物預防,不僅減少了發作的痛苦,也保護了珍貴的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