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戰狼外交」引反感 學者:更多歐洲人把中國當對手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自8月25日至9月1日訪問歐洲5國,歐媒評論其「戰狼外交」恐怕效果不如預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林孝萱/綜合報導-2020-09-06 10:41:28
中國外教部長王毅結束 COVID-19 疫情期間首次海外訪問,自 8 月 25 日起走訪義大利、荷蘭、挪威、法國、德國,共歐洲 5 國。歐洲多家媒體評論,王毅訪歐期間,新疆、香港、台灣問題「如影隨形」,歐洲行程後期,捷克參院議長率團訪台,王毅在德國記者會上發出威脅警告,引起歐洲諸國反感,戰狼外交效果恐怕不如預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班納( Thorsten Benner )向《美國之音》表示,王毅此行沒有達到拉攏歐洲對抗美國的目標,反而「更多歐洲人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而非戰略合作伙伴。北京的對抗行動和笨拙的外交引發這種反思」。

9 月 1 日,王毅在德國與外交部長馬斯( Heiko Maas )共同記者會上,威脅捷克議長韋德齊( Miloš Vystrčil )將「為自己的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沉重代價」,立刻遭到馬斯的反擊「在歐盟,我們一同與國際伙伴打交道,並報以尊重,威脅與這種行事方式並不契合」。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9月1日在柏林與德國外交部長馬斯共同舉行記者會。(圖/翻攝自中國外交部)
《南德日報》、《柏林美日鏡報》等德國媒體紛紛發表社論批評中國在國際社會賞的問題,形容中國一方面承諾提供經濟援助,又限制西方政客能夠見什麼人,就像是「謊言之歌」,國際社會上中國稱追求多邊、自由貿易,卻強勢捍衛領土主張。

智庫彼得森國際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的歐洲問題專家柯克加德( Jacob Kirkegaard )表示,王毅的戰狼式外交損害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反而使得歐洲更加團結一致對待北京的威脅。

柯克加德分析,在國際輿論的推動下,歐盟將逐步采取更加強硬的路線與中國對抗,以回應中國自身日益增強的外交好鬥性。

中國政治外交事務高級研究員成斌( Dean Cheng )表示,歐盟非常擔憂中國對知識產權和網絡安全的漠視使得北京擁有了不公平的技術優勢。現在歐洲必須面現實:與其說中國是經濟合作伙伴,不如說是競爭對手,而且往往是掠奪性的對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美國之音》指出,王毅在否歐行程中強調「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分裂脫鉤,加強中歐合作,以對抗美國的「對立與仇恨」,但是歐洲各國已經對中國感到「承諾疲勞」。歐洲長期要求中方放寬對外企進入市場的限制,並提供在華歐洲企業公平的競爭環境,但中國媒體提供任何歐洲人關心的實質性東西,只是不斷陳腔濫調。歐洲或許還沒有團結,但有個共識,那就是必須要在這場美中衝突中,投資自身的戰略自主性。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8月28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晤。(圖/翻攝自中國外交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