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禱告突然中風  PAC復健計畫重現活力

▲患者出血性腦中風,配合「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一個月內就恢復行走能力。(圖/林重鎣攝2020.8.28)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2020-08-28 12:40:00
62歲鄭姓男子為虔誠教徒,日前跪著進行睡前禱告時,突然左側肢體無力倒地,一旁家人嚇得緊急將他送往急診,確診為出血性腦中風,接受藥物治療後救回一命,但為了不造成家人負擔,他積極配合「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一個月內就恢復行走能力,連自行搭公車前往醫院復健也不成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長周立偉表示,鄭先生患有高血壓,家族也有中風病史,體型也偏壯碩,到院時體重高達113公斤,研判係因血管病變造成基底核出血,導致肢體偏癱,雖然救回一命,但後續需強化復健,才能回復病發前的狀態。

周立偉指出,根據統計,腦中風患者14日再住院率,6個月內再住院率及一年內再住院率都高於一般疾病,因此為降低患者日後再住院或超長住院的機率,經藥物或手術治療待病況穩定後,可轉由復健團隊於治療黃金期內,透過PAC計畫,協助患者恢復自主生活的能力,除了腦中風以外,燒燙傷、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心臟衰竭及衰弱高齡等也可使用PAC計畫。

周立偉介紹,相較於傳統健保住院,大多住28天就面臨轉院問題,腦中風患者透過PAC計畫,最多可接受長達12週住院復健治療,並視患者體能,一天最多可接受3至5次復健,同時會在計畫期間,每三週定期評估,視患者恢復狀況決定提早結案或繼續執行。

物理治療師石杏柔表示,因鄭先生中風後造成肢體張力大,故其復健目標為誘發神經功能恢復,和重建步態行走和運動能力,安排每天兩次物理治療,透過橋式運動、練習坐和站,同時搭配每天兩次職能治療,患者展現高度積極性,除了定時於復健中心復健外,其餘時間也在病房走廊練習走路,復健過程中也順勢瘦了近20公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石杏柔說,鄭先生努力不懈的精神也感動其他患者,鼓勵大家不要放棄,返家除了能自理生活外,甚至可以每天自行搭公車來醫院復健,也主動召集同期復健的患者組成病友會,替彼此在日後復健路上相互扶持打氣。

周立偉提醒,PAC計畫如同復健衝刺班,會先評估個案的學習能力、是否具備足夠體力,以及是否願意主動參與復健治療計畫,若失能程度太輕或太嚴重,都不適合加入此計畫,他也強調,中風後復健是條漫漫長路,當計劃結案後,後續仍須於門診追蹤復建,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