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人物/意外成五月天MV主角 火箭阿伯笑說應該收版權

▲交大機械系特聘教授吳宗信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大學團隊,能透過群眾集資研發火箭到一定技術的。(圖/記者詹皓帆攝)
記者賴志昶/專題報導-2020-08-24 09:18:49
若提到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交大機械系特聘教授吳宗信,一般人第一印象就是五月天MV裡的「火箭阿伯」。事實上,吳宗信對於成為MV主角一事,是一無所知,生性「閉俗」的阿伯,在該影片上映後的隔天一律拒接記者邀訪,甚至還開玩笑說「應該收版權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五月天《頑固》MV中,由港星梁家輝主演的主人翁,年紀已經不小,但仍堅持著自己兒時夢想,要親手造一艘火箭上太空,之後在人生旅程中雖然跌跌撞撞,但劇中這位阿伯仍頑固地堅持下去,最終成功將火箭送上太空,最終結局雖然很符合現實的火箭墜毀,但劇中這種對夢想的韌性與堅持,感動不少閱聽者。截至今年8月底為止,該MV自2016年上線已滿近4年時間,已吸引了將近2千萬點閱。

不過,當《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團隊問到五月天這首MV時,吳宗信急忙說:「我是2015年在TED演講才開始紅的。」他回憶起2016年1月底時,他與他的團隊正在松山試射一顆火箭,當時有聽到有團隊可能對太空有特殊的想法,但也沒有想太多。

直到同年7月,吳宗信來到仙台開會時,他才知道五月天用他的故事拍成MV。「我沒跟他們(相信音樂)合作,應該跟他收版權的。」這位被大眾暱稱為「火箭阿伯」的吳宗信,事後開玩笑地如此表示。

MV上線後,製作團隊在臉書透露,故事的起源就是以吳宗信為範本,但吳宗信坦言,「在這中間其實都沒有接觸。」吳宗信當時從日本回台後,接到很多記者來電,相當「閉俗」(台語,害羞、自閉)地躲了起來,「我差不多都拒絕(邀訪)了,還回說那些故事都是他們自己『歐北掰』的。」

「那時候剛好也正在群眾募資,有因此增加一點點(經費)啦!」吳宗信說完後爽朗大笑了一陣。

ARRC於2015起開始進行HTTP-3S火箭計畫的群眾募資,當時總共吸引超過4200位民眾參與,「這個可以證明,科學家在社會的影響力,可能沒有歌星的百分之一,這個的conclusion(結論)就是這樣」。

▲交大機械系特聘教授吳宗信說,沒有一個學問能像火箭一樣,不僅有豐富的學識內涵,還能有趣到讓學生沒日沒夜地苦讀。(圖/記者詹皓帆攝)
除了五月天之外,吳宗信在研究火箭這條路上,也遇過不少貴人。

「我現在做這(研究火箭)10幾年,已經花了2億了!」吳宗信說,這其中有跟交大、政府都募了不少錢,也有另外一半都是從民間或企業募資。

「我的經驗就是這樣,只要認真你肯做,還有做出成績,如果沒錢,就是會有人提供財源幫忙,真的是…英語叫做miraculous(神奇、奇蹟的),你欠什麼,人家就會拿給你什麼。」吳宗信說,這一次的首次募資大概在半年前,「我就知道我下半年的經費會出問題,因為我full time(全職)的(工程師)就有20個人,你就知道這1年的薪水要多少。」

過去ARRC的經費除了政府補助外,其他大多是吳宗信從企業界的朋友募資而來,「真的很多人幫忙!我隨便舉例就有20個(老闆)以上,也因此你才會知道台灣真的很多廠商很厲害,技術很好,而且都藏在『巷在內』。」

不過,今年以來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吳宗信身邊資助的朋友手頭變緊,於是他4月份找來上次合作的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再啟動第二次的群眾集資。後來也是如同吳宗信所言「天公伯幫忙」,募資速度很快達標,讓他很有信心,因此現階段趕緊再加碼推出第二階段集資,要讓火箭真正入軌。

雖然受到大眾、政府的諸多幫忙,但ARRC實踐「太空夢」的路上,其實也遇過不少冷嘲諷驗。

吳宗信說,在ARRC的臉書上面就會有酸民進來說,「你們做這個浪費錢,做什麼大沖天炮!」但其實這些酸民都不知道,在網路上批評這些事情時,就有利用到衛星通訊相關技術,而這就是他們一直以來在做的研究,「其實所有的工程(學),都是為了替現在或未來的人類生活服務,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受到這些學問的幫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吳宗信飛往太空的偉大夢想之下,還有社會各界來為他撐腰。他感性道,ARRC能夠展現的,就是透過國家一些資源,再加上社會、群眾對太空夢想的支持,「我們可能讓你們很驕傲說,在這個創作歷史的過程中,大家都有一起參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