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逐漸進步,「商用火箭」、「太空經濟」等名詞逐漸浮現在世人眼前。「火箭產業就是(經濟的)『肉粽頭』、火車頭。」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交大機械系特聘教授吳宗信說,一個「入軌」火箭至少要2、3萬個零件,若是能在台灣建立產業鏈,將能帶動整體經濟、教育的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火箭是人類地球上最複雜、最具挑戰的系統。」吳宗信提到,目前ARRC的火箭計畫尚未到入軌階段,但也仍需約1、2萬個零件,而且每項單價都很高,每個零件也牽扯甚廣,範圍涵蓋到機械、電子、電機材料、化工、軟體、硬體、通訊等許多領域,若是能帶起整個產業鏈,就能夠形成所謂的「太空經濟」(Space Economy)。
去年底就有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預測未來10年全球前十大投資項目,其中太空產業名列第10名,是歷年來首次入圍。「以前太空是連100名都進不去。」吳宗信解釋,過去是政府在主導太空產業,都是不計成本,因此不會有經濟價值;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電子工業與科技的進步,衛星越做越小,有些衛星連100公斤不到,因此能成功發射火箭的機會就大增。
雖然科技帶來進步,但台灣目前的太空產業仍不具規模,距離形成太空經濟仍有段距離距離。不過,ARRC現在在市面上以COTS(Commercial-Off-The-Shelf,從商用市場取得零件再改良,以降低成本)方式取得零件時,意外發現台灣的工藝水準相當驚人。
▲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近期正在進行第二波群眾集資,要解鎖下一階段入軌段火箭 Upper-Stage 引擎計畫。(圖/ARRC提供) 「台灣的工業水準是地球上,做複雜系統、大量生產(Mass production)最好的地方。」在COTS的過程當中,吳宗信發現,雖然台灣原本沒有太空產業,但有著優秀的工業代工底子,「只要能給出圖(設計圖),就能做得出來!而且,最厲害就是可以把一個很貴的東西,改良後把成本降低。」這就成為台灣在太空經濟中,最大的競爭力,「我不敢說火箭效率是最好,但CP value(CP值)是高的。」
不過,吳宗信也坦言,台灣以往都是在做代工,工藝雖然都做到如火純青,但思維就與做設計品牌的不同,「只知道如何做出很高標準的產品,但不了解為何要做到如此規格。」
因此,「一個國家就一定要這種(火箭系統工程)的能力。」他解釋,一顆衛星如果入軌過程中有失誤,「可不能像車子一樣開到路邊修理,」有個閃失可能100億就沒了,因此每個系統環節都要做到相當嚴謹,「火箭零件也大概1萬個,確實就是要做到我們說的『萬無一失』!」而在這個嚴格審視的發展過程當中,就會促進所有相關業者更加精益求精,連帶讓整體產業跟著升級。
「如果未來能夠達到每禮拜射一顆小顆的(衛星),那市場相當大。」吳宗信舉例,福爾摩沙衛星發射一次都接近10億,但如果台灣能夠自己發射,就能將成本降到2、3億,還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
太空產業除了能開創新型態產業外,也同時有助於學術、科研發展。吳宗信說,火箭工程需要有很深、又具系統性的知識,但同時也會讓年輕人很有興趣,「很少有東西可以讓年輕人那麼主動、整天沒日沒夜去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他(學生)要做火箭,就要了解如何推進,那就要讀流體力學、熱力學、數學等,如果你一開始叫他讀這些,跟他說以後要幹嘛,他不會有感覺,但他親手去做,有摸過後,這就完全不一樣了。」對於台灣這個小島,雖然距離發展太空經濟成形,如同教授所說「還沒ready」。但吳宗信也深信,台灣有天能以一己之力帶起這個經濟火車頭,除了促進產業升級外,也能讓大學教育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