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撲殺政策造成各縣市收容所內的貓狗持續爆量,雖然中央政府分配大筆預算給地方政府興建新收容所,希望提升收容量能,但地方政府和民間單位都認為,若不能有效管理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新的收容所爆滿也只是時間問題。仔細探究流浪動物的成因,其實並非只是棄養那麼簡單,民眾任意餵食的行為、民間收容所與中途之家無法可管,加上放養犬隻結紮不確實等,都導致流浪動物源源不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相信動物協會2016至2017年在北北基地區進行絕育的2705隻遊蕩母犬進行分析,發現野犬比例為47.5%、放養犬33.1%、棄養或走失犬僅12.8%。雖然各區的浪犬來源比例稍有不同,但這份調查打破了社會對「流浪貓狗主因為棄養」的想像。
愛爸、愛媽亂餵食 流浪狗數量暴增成威脅
流量犬貓數量狂增的原因,除了棄養之外,也跟很多「愛心」行為有關。不少民眾會抱持著「流浪動物在街上有愛心媽媽在餵,還會有動保團體幫忙在做絕育」的想法,對於養得不合適的貓狗就想往街上丟,「飼主責任的崩解」也讓流浪貓狗在野外的族群持續增加。
時任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郭仁政也提到:「物種都是自然消長的,很多流浪狗就是從出生到生長在野外,已經是『野生狗』了,那就應該用野生動物的角度去看待。」若是牠的食物來源少了,族群數量自然就會減少,但當有愛爸、愛媽的不斷餵食,又沒有幫忙結紮的情況下,牠們就是不斷繁殖,再加上一旦因為任何原因中斷餵食,動物的本能出現,許多畜牧人家的家畜就會遭殃,「當野生動物已經侵害到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就應該要控制,(安樂死)看起來很殘暴但其實是在做平衡生態。」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技正鄭安國也表示,經過觀察,雲林當地的流浪狗特定聚集地,就是因為有很多愛爸、愛媽餵食,食物來源充足,「騎機車經過,就把飼料整包一丟」,餵食流浪動物本來應該是有愛心的行為,但對當地的居民造成很大的困擾。
寵物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靖霖也指出,不餵食不是自己飼養的物種應該是一個基本的知識,不當的餵食,的確讓流浪犬隻數量無法控制。
中途之家、私人狗場 都算「非法寵物業」?
除了愛爸、愛媽的餵食外,張靖霖說,現在棄養已經不是流浪貓狗來源的主因,反而是民眾私自經營的中途之家和私人狗場,成為流浪動物來源的一大破口,「合法的繁殖買賣業在2018年(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修法後就相當嚴格,包含要取得兩張牌照、人員要每年有教育訓練時數,但反觀中途之家、私人狗場的模式其實和寵物、繁殖業者相同,但現行卻無法可管。」
張靖霖進一步指出,私人的狗場或是中途之家收費後照顧寵物,就是寄養業,如果領養要再收取費用,就等同買賣業,如果又任意將犬貓進行繁衍,那就是繁殖業,「合法業者需要評鑑,需要追蹤飼主,我們的管控是有自己的一套方式的,但他們就是管理上的黑數。」
同時他也為合法業者叫屈,「在公、私立收容所內的流浪犬貓,95%都是混種貓狗,品種犬只佔了5%,而且認養率秒殺。」對於外界常會誤解,寵物店和繁殖業者就是讓流浪犬貓數量大增的說法,張靖霖感到無奈,「反而是很多民間狗場、中途等非法單位的領養過程,不需要打晶片,飼主不想養就往外放,對合法業者來說都是無妄之災,我們身為業者,更該負起社會責任,告訴其他業者和飼主責任教育的重要。」
愛心團體勾搭繁殖業 寵物買賣產銷鏈成破口
不過,陳玉敏認為,對於繁殖、買賣業者,政府也應該要從總量上管制,「台灣只有2300萬人口,寵物市場每年到底可以消耗多少?每年流入市場的狗有幾十萬隻,但是真的有那麼高的消費力嗎?那些消不掉的狗又到哪裡去了?」她提到,公立收容所每年都要接收很多繁殖、買賣業者,因為賣不掉或是有病的犬貓,「但這樣就是在幫繁殖業者擦屁股。」
陳玉敏認為,連台灣的經濟動物(像是蛋雞),都因為產銷調節而需要管制數量,寵物更加需要,「台灣的公、私機構已經耗費相當大量的成本來處理流浪動物問題,總量管制才是一個必須嚴正以對的議題。」
對此,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鄭祝菁指出,農委會已經有在教育民眾家犬、家貓不要再繼續繁殖或棄養,不要再讓牠們成為流浪動物的來源,飼主責任部分一定要落實。而雲林縣志成動物醫院設醫師也指出,地方政府也持續呼籲民眾應該幫家犬植晶片、要打狂犬病、要結紮,才可以控制狗的數量,雲林縣政府也一直提供結紮補助,就是希望貓狗不要再越來越多。
從公家單位到民間團體、業者口徑一致,源頭管理、總量管制才是有效控制流量貓狗的解方,但台灣目前犬貓爆量已成為事實,但是離開繁華的都市區後,在城鄉各地要推行家犬絕育觀念並非易事,基礎的飼主責任難以落實,非法的民間業者管理還需要法律支持,愛心人士的餵養觀念問題也需要時間改變,台灣的流浪貓狗數量持續上升的困境,目前看來依舊無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