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夜之後1/只進不出的爆量犬貓 直擊收容所爆籠困境

▲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但倉促修法、缺乏配套措施的後果,卻導致全台收容所紛紛爆籠。(圖/記者陳明安攝)
記者黃仁杰/專題報導-2020-08-17 07:40:00
電影《十二夜》在2013年上映,收容所的安樂死問題受到正視,更促成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但倉促修法、缺乏配套措施的後果,卻導致全台收容所紛紛「爆籠」,少了安樂死作為減輕收容數量的出口,都使得流浪動物的苦難才正要開始,《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團隊前進第一線,帶您一窺收容所真實狀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農委會統計,從2012年至2019年每年的流浪動物收容隻數不斷減少,但這並不代表台灣的流浪貓狗總數正在下降,而是已經爆量的收容所早已無法負擔,目前全台5成的縣市都瀕臨滿員或已經超收,台北目前已經超收152%的流浪貓狗,澎湖更是接近200%,雲林也來到119%,擁擠的空間讓流浪貓狗難以喘息,更讓遲遲未擴編的第一線人力疲於奔命。

▲每年的流浪動物收容隻數不斷減少,不代表流浪貓狗數正在下降,而是收容早已無法負擔。(製表/NOWnews製圖中心,資料來源:農委會)
▲目前全台5成的縣市都瀕臨滿員或已經超收,擁擠的空間讓流浪貓狗難以喘息。(製表/NOWnews製圖中心,資料來源:農委會)
面對「爆籠」的收容所,流浪動物的生活環境堪憂,以國內的公立收容所來看,平均一位獸醫師每年要照料約305隻流浪動物,而每位管理人員每年則平均要照顧約151隻流浪犬貓。

事實上,各個地方縣市處理動保相關工作的單位,還要處理所有畜牧經濟類、保育類等動植物,資源層層瓜分之下,即使各個公立收容所在零撲殺後政策後使出渾身解數,面對幾乎「只進不出」的狀況,依舊無能為力。

地方政府和民間單位都認為,若不能有效管理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新的收容所就算啟用,爆滿也只是時間問題。況且,流浪動物的成因並非只是棄養那麼單純,民眾任意餵食的行為、民間收容所與中途之家無法可管,加上放養犬隻結紮不確實等問題,都導致流浪動物源源不絕,且從2017年開始,台灣的公立收容所領養率已經開始下降,更加重了收容所持續爆滿的狀況。

▲2017年開始,台灣的公立收容所領養率已經開始下降,更加重了收容所持續爆滿的狀況。(圖/記者陳明安攝)
到底該如何從源頭進行管理?公私立單位目前在國內的積極作為都是TNvR,但「春風吹又生」,除非半年內在單一地區進行高強度絕育,也就是至少要有7成的犬貓要被結紮,否則絕育速度永遠也無法趕上流浪動物的生育速度,TNvR最後只會成為錢坑。

政府急就章的修法、零撲殺政策倉促上路,都使得流浪貓狗問題碰上新難題,以國外為例,歐美、日本等國家依然保有安樂死作法,例如美國動保團體就是訴求要把人道處理率減少到10%,而英國則是降到6%左右,並非台灣直接將安樂死率降至0%、1%,犬貓爆量的問題已經失控。

然而,中央政府無法有效管理的一大原因,也是因為主管流浪動物的動保科層級過低。

▲中央政府無法有效管理的一大原因,也是因為主管流浪動物的動保科層級過低。(圖/記者陳明安攝)
在過去的政府編制上,並沒有負責動保業務的機關,在動保的觀念出現後,才由農委會畜牧處底下的動保科來管理,但動保科人員也是從原本的編制下調派,行政層級過低的結果,就是無法有效控管地方動保業務,除了制定法令、爭取預算之外,很難有更積極的作為,只能無奈感嘆希望縣市首長能對當地動保業務給予更多關注。

台灣廢除收容所安樂死制度在全球是少見的措施,但是政府在面對「後零撲殺時期」所出現的各種難題時,更應該拉高主管機關動保科的層級、擴編人力和預算,並有效教育民眾,就算僅以有限資源來管理,也要謹慎思考如何善用,在零撲殺制策之後,動保困境才有轉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二夜之後2/澎湖收容所盼不到獸醫 屏東卻能谷底翻身 十二夜之後3/公職獸醫待遇低 1人顧300犬貓恐怖失衡 十二夜之後4/零安樂死倉促上路 「後遺症」如何解決? 十二夜之後5/浪浪從哪來?「愛心」行為竟成問題導火線 十二夜之後6/TNR是無底洞 就像一場永遠打不完的仗 十二夜之後7/導演無奈成罪人 批零撲殺政策蒼白又空洞 十二夜之後8/動保政策沒彈藥 只憑一個「科」怎麼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