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二分去美、去中化 台灣電子產業反有競爭發展潛力

▲法人指出,後疫情時代,全球化供應鏈二分為「去中化」與「去美化」,也讓近十年積極轉型的台灣電子產業得到以往難得的發揮機會。(圖/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片)
記者許家禎/台北報導-2020-08-06 11:47:53
新冠肺炎與美中對抗,讓全球企業營運模式與生活習慣都受到改變,產業供應鏈也正在大調整。有法人指出,如今全球化供應鏈二分為「去中化」與「去美化」,也讓近十年積極轉型的台灣電子產業得到以往難得的發揮機會,未來台灣將展現出和以往不同的科技競爭力,電子產業將受惠新科技應用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產業成長可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富邦證券表示,這次疫情不僅衝擊美歐等先進經濟體,對於新興經濟體同樣造成嚴重影響,預估全球超過九成以上的國家經濟都陷入衰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在上次金融海嘯時期,落入經濟衰退窘境,但這次面對疫情,卻繳出與過去金融海嘯台灣GDP負成長1.6%完全不同的表現。可見經濟成長趨緩,但仍能力保不失,認為台灣的經濟結構已轉型升級,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經濟韌性。

而這次疫情催化的新科技應用,視訊會議、線上教學帶動相關NB、平板、網路通訊及影像傳輸等遠距商機。在家購物、娛樂的零接觸經濟與外出保持距離的非接觸感測都成為後疫情時代的重要商機。同時,5G浪潮來襲,相關智慧物聯網(AIOT)的應用也將更加多元。

根據報告資料顯示,目前全球雲端服務市場規模約2500億美元,從明年開始整個雲端服務市場規模成長速度會加快,預估到2024年整個雲端市場將會突破五千億美元,達到現在的倍數,成長的速度相當驚人。

而這次新冠疫情的確造成中國大陸與美國的對抗進一步升高,也讓原本有機會在今年稍微和緩的全球供應鏈調整加速進行。富邦證券指出,自2000年開始的全球化時代的商業模式,是自2001年中國大陸加入WTO之後展開,中國大陸快速成為世界工廠,到2018年為止,中國大陸的製造業產值已遠超過其它工業先進國家,相當於美國、日本與德國三大製造強國的總和。

隨著中國大陸土地及勞工成本增加,加上自2018年起的美中貿易戰,及這次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斷鏈危機,迫使跨國性企業必需改變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的全球供應鏈政策,全球製造業面臨重組,轉變成製造業的區域化與在地化。

而以往的全球化時代,台灣的企業與資金蜂擁到中國大陸投資,所以整個台灣產業與經濟相對表現就比較沈悶,不過近年台商回流,民間投資穩定成長,尤其是電子零組件(半導體)產業投資金額不斷攀高,台灣的產業結構開始出現轉型。

台灣製造業固定投資金額從十年前的7859億元,持續穩定成長,其中又以電子零組件(半導體)最高,占整體製造業投資比重由十年前的59%,至去年已提升至65%,也推升整體製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金額逼近1.5兆元。這也造就現階段台灣在半導體等相關電子零組件的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產值來看,電子零組件(含半導體)的持續投資,也使得台灣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的產值這十年來不斷成長,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元件供應鏈夥伴。過去台灣仰賴的是電子五哥所代表的硬體資訊代工產業,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到全球各地。現在台灣靠著製程技術領先全球的半導體晶圓代工產業,帶動電子零組件產業逐漸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上占有一席之地,整體產值連年增長,也逐漸超越資訊硬體產業,成為台灣經濟發展成長的動能。

富邦證券表示,在這次美中對抗及新冠疫情衝擊下,全球化時代的商業模式已逐漸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區域化、在地化的經濟新局。美中對抗將讓台灣的IC設計、電子零組件及網通設備產業得到更多的市場切入機會,5G行動通訊與AIOT(智慧物聯網)這些新一代科技對於半導體與相關電子零組件與高附加價值的網通設備、工業電腦及伺服器需求不斷提升,台灣在這些領域都極具國際競爭力,後續的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