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豬拚外銷/出口華人市場有優勢 但豬農擔憂這一點

▲來自雲林土庫的王文曲牧場豬農王銘儀,甫於7月下旬出口近百頭活豬至香港。(圖/王文曲牧場提供)
記者賴志昶/專題報導-2020-07-27 07:20:00
台灣正式脫離口蹄疫疫區後,不少人期待豬肉外銷能讓國內養豬業再創高峰。不過,雲林豬農認為,目前台灣豬肉仍有9成是依靠內銷,也就是內銷都不夠因應國內需求,再加上現在環保意識抬頭,國內養豬戶難以再大量增加,因此外銷可能會僅侷限在品牌豬肉、部位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自雲林土庫的王文曲牧場豬農王銘儀,甫於7月下旬出口近百頭活豬至香港,據稱是國內被國際認證為口蹄疫非疫區以來,首批活豬出口的豬農。走進王銘儀家中,映入眼前的是「種豬性能鑑定冠軍」、「種豬外觀體型評鑑第一名」等獎狀,這位青年豬農不吝於向外界分享他的榮耀,談到台灣豬的優勢時更有滿滿地心得。

▲來自雲林土庫的王文曲牧場豬農王銘儀,甫於7月下旬出口近百頭活豬至香港。(圖/記者賴志昶攝)
王銘儀強調,台灣豬的肉較為精實,瘦肉率比較高,吃起來的風味比較適合華人的生鮮市場;另一個優勢其實就是常洗澡、有閹割,因此豬的氣味不會那麼濃。

他解釋,台灣豬一來是因為氣溫較高,較需要沖水降溫,一方面是從老一輩開始規模式飼養時,就留下洗豬舍的習慣,對衛生需求較高,因此較常會洗豬舍,但這部分在國外沒有,「國外豬隻可能從出生到屠宰都沒有做清洗的動作」;再來就是台灣豬一出生沒多久就會閹割,也就是普遍都是「閹豬」,不像國外豬未閹割會留下「羶味」,「其實台灣豬屠宰後的味道、口感,不會有人稱『公豬臭』的那種味道。」這部分就很適合華人口味。

▲雲林豬農認為,台灣豬農常常洗豬舍,會讓豬肉不會有「公豬味」。(圖/記者賴志昶攝)
至於為何首批出口就選擇香港?王銘儀透露,其實過去一直都有香港業者來談,「香港或是大陸都喜歡台灣豬的體形」;因為大陸如果透過香港進口台灣豬,或是香港直接進口台灣豬,只要經過一代、二代的基因改良,就能讓他們的豬隻快速改善體型,以符合他們市場需求,但如果是從丹麥等歐美國家進口種豬,那就得要花好幾代的時間培育,耗費更多時間成本,因此台灣種豬在大陸或香港都有相當市場。

對於華人豬肉市場與歐美市場的差別,王銘儀指出,歐美的豬肉市場較多是加工肉品,也就是比較專注在「部位肉」,他們可以把某部位的多餘油質切割,只賣部分肉品;但華人市場不同,不管是走進香港、大陸或是台灣的菜市場,大多的豬肉攤販都是賣溫體豬肉,「是一整隻豬在賣」,那民眾關注的部位就是「眼睛看到的」,譬如肉色漂不漂亮、肥肉多不多、瘦肉多不多等,而這就是台灣豬的優勢所在。

▲來自雲林土庫的王文曲牧場豬農王銘儀,甫於7月下旬出口近百頭活豬至香港。(圖/王文曲牧場提供)
針對台灣豬肉能夠外銷,王銘儀雖信心滿滿,但他也點出一個事實,那就是國內產能仍不足以全面出口。他認為,台灣目前豬肉有9成都是內銷,也就是說還有另外1成還需仰賴國外進口,「所以台灣豬肉要出口,可能還是高端肉品比較多,不可能是像我們一般在菜市場這種肉品。」

至於高端豬肉有哪些?他解釋,所謂高端豬肉首先是指部位肉,也就是常看到的戰斧豬肉、松阪豬、里肌肉、雪花肉等,是面向金字塔頂端的肉品;再來就是品牌豬肉,也就市面常看到的各類企業、牧場所推出的特殊風味豬肉,具有品牌優勢,他們從生產端到銷售端都一手掌握,可能也會有自己的屠宰或切割場,或是有自己的行銷管道,比較有機會曝光在出口市場。

那一般養豬戶是否能分到豬肉外銷的一杯羹?「都可以啊!」王銘儀說,口蹄疫拔針以後,外銷一定沒有問題,但關鍵是「國外要願意跟你買」;現在雖然法令上、檢疫上符合出口標準,也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承認是口蹄疫非疫區,但再怎麼講都是銷售端與買方的問題。

豬肉外銷後,不少民眾擔心會衝擊到國內豬價。王銘儀不以為然說,台灣目前豬肉產量要內銷就不夠了,不太可能要大規模出口,就算有出口也是高端或品牌豬肉,因此很難拉抬價格,「但台灣豬農能看到的是,豬價會趨於比較穩定。」

另一方面,王銘儀也談台灣豬農目前飼養也遇到許多困境。他說,台灣由於腹地小,在農業縣的養豬戶相當密集,「像我家豬舍對面就有另一家豬舍。」再加上氣候高溫多濕,這其實相當難以防治傳染病,這都有可能造成產量起起落落。

另一位來自雲林的嵩毅牧場負責人賴志峰,不僅本身就是豬農第三代,同時也經營法國種豬進口事宜,因此對於歐美國家的養豬環境相當熟捻。

他分析,歐美國家養豬是高度機械化、規模化,再加上不管是歐洲或北美地區氣候都相對低溫乾燥,較不容易產生疾病,另一方面,也由於歐美飼養場都是封閉式養殖,較不會受到傳染病威脅;不過,台灣養豬環境就不一樣了,養豬戶從老一輩至今都是開放式養殖為主,養豬密度又高,再加上高溫多雨易產生疾病,可能風一吹後,病毒就傳染方圓數公里之內的每個牧場。

▲台灣豬農大多是開放式飼養,這較難以對抗傳染性疾病。(圖/記者賴志昶攝)
養殖環境的艱困,就會影響到整個牧場產量。賴志峰以母豬為例,在法國一頭母豬每年能夠產出近35頭仔豬,而在美國1年也約30多頭,「但在台灣1年20幾隻就拍拍手了,這怎麼跟國外比?」

對於豬肉外銷,不少豬農雖樂見其成,但對於前景不敢有太多想像。賴志峰就說,台灣從口蹄疫過後,養豬戶數已經砍半,目前也由於環保、牧場登記等問題,不太可能再增加太多養豬戶,因此現階段國內豬肉產量應仍是會以內銷為主,外銷市場頂多是調節多餘豬肉產能,不會占大多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豬拚外銷/失落了24年 靠什麼拾回競爭力? 台灣豬拚外銷/台糖籲不能急 「滷肉飯價格合理」是前提 台灣豬拚外銷/國際盛讚卻難賣?米其林廚師曝2大難題 台灣豬拚外銷/耐熱、基因強都是優點 這品種豬最受歡迎 台灣豬拚外銷/第一線業者興趣缺缺 就怕政治考量失先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