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改名「台醫」?日韓「漢醫」自成一格的獨特藥學

▲立法院長游錫堃提議改名「中醫」成「台醫」或是「漢醫」引起熱烈討論。(圖/翻攝自臉書)
國際中心林孝萱/綜合報導-2020-07-06 19:34:29
立法院長游錫堃昨日( 5 )出席「第十二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大會開幕式致詞表示,中醫有百年歷史,而漢醫有千年歷史,漢醫傳到韓國叫韓醫,傳到日本叫漢醫,傳到越南叫東醫,如果傳到台灣能改叫「台醫」、「台藥」也很不錯;如果不夠好,叫「漢醫」、「漢藥」也無所謂。中醫改名的議題引起熱烈討論,也讓人想一窺傳統醫學在東亞各地演化的歷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擁有數千年歷史的「中醫學」因為起源於漢民族,也被稱為「漢醫學」,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中醫學也影響了東亞周邊地區的傳統醫學。中醫學就像是一棵大樹,隨著時間逐漸成長、分枝,最後開枝散葉。

日本、朝鮮等地融合各自的風俗、傳統、用藥習慣形成和中醫學相似,但又蘊含著獨特民族色彩的「漢方醫學」、「韓醫學」、「東醫學」,受到意識形態影響,朝鮮(北韓)則有「高麗醫學」,而這些都建立於中醫學的基礎上。

▲(圖/翻攝自韓國 i-paper)
 

亞洲東洋醫學

「東洋醫學」的出現和「西洋醫學」密不可分,約 15 世紀歐洲進入「航海時代」後,西方醫藥理論和亞洲傳統醫學相遇,「東洋醫學」涵蓋的包括:中國(中醫)、日本漢方醫學、朝鮮韓醫學、印度阿育吠、西亞尤那尼醫學等。

日本漢方醫學

根據日本漢方生藥製劑協會的解說,日本自奈良時代以來,醫學受到中國傳統醫學影響。當時,日本有許多遣唐使透過文化交流將醫學引入日本,至室町時代,透過考究中國各個時期的醫藥典籍,並考量日本氣候、人體質以及生活型態,經過本土化後從中醫學分支,發展出「漢方醫學」。

▲日本將傳統醫學稱為「東洋醫學」、「漢方醫學」。(圖/翻攝自日本網路書店)
 

進入江戶時代以後,西方醫學透過與荷蘭貿易傳入日本,為作區別,便用「蘭方」稱呼西醫學,「漢方」稱呼經過日本化的中醫學。明治年間,受到當時民族主義、天皇權力提升的影響,「漢方醫學」的名稱包括「皇方」、「皇漢方」、「和漢方」、「東洋醫學」等,至昭和年間改稱「東洋醫學」,但民間仍多稱為「漢方醫學」。

日本漢方生藥製劑協會指出,「漢方醫學」為日本傳統醫學,雖然受到中華影響,但不完全等於「中醫」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理論基礎、使用藥材。「中醫」理論歷史悠長,直到近代才系統化;「漢方醫學」則是基於《傷寒論》、《金匱要略》兩部經典的思想。

「中醫」使用的藥物稱為「中藥」,是從古至今的藥帖累積,據病人的情況對症下藥;「漢方醫學」使用的藥物稱為「漢方藥」,是日本根據古代至清朝期間的處方,再創造、轉化。「漢方醫學」常見的漢方藥包括:十味敗毒湯、黃連解毒湯、薏苡仁湯等。

《傷寒論》、《金匱要略》這兩本書皆為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內容,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傷寒雜病論》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皆備、理論聯繫實際的中醫臨床著作,被認為是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奠定了中醫學基礎。

▲(圖/翻攝自日本漢方生藥製劑協會)
 

韓國韓醫/漢醫/高麗醫

韓國在 1986 年政府修改《國民醫療法》,規定將「東醫」、「漢醫」統稱為「韓醫」,引起一陣熱議,甚至一度變成「文化小偷」。但朝鮮「韓醫」和日本「漢方醫學」兩者在發展卻有相似之處:皆是基於中醫學,融合當地風俗發展而來。雖然法律改稱,但韓國民間有些人仍習慣稱呼「漢醫」、「漢醫師」。

據韓國考古,朝鮮半島很早就開始使用砭石治療,至三國時代(西元 427 年至 660 年)中國儒家、道教以及佛教傳入朝鮮。在當時的中醫學上,建立了醫學的基礎,被稱為「鄉藥」、「國藥」。三國時期的醫學除了借鑒中醫「五臟六腑」的系統,也融合了印度阿育吠醫學,以地、水、火、風四方面解釋人體生理和病理。

統一新羅時期(西元 668 年至 935 年),中國唐朝醫學理論傳入新羅藥殿,阿拉伯、東羅馬帝國等地的藥材也透過貿易傳入朝鮮,同時,朝鮮發展出的藥方也回傳中國,並發展出《濟眾立效方》、《新羅法士方》等醫學書籍。

至高麗時期(西元 918 至 1392 年),受到中國宋代醫學的影響,吸收了「陰陽五行」的理論,至高麗中後期,「在本國的疾病應該用本國藥材治療」的理論讓醫學傾向使用「鄉藥」,此時中國的藥材被稱為「唐藥」,並且重視脈診醫術。

朝鮮王朝時期,世宗重視「鄉藥」治療朝鮮人民的疾病,命人收集藥方書,借鑑中國醫學、融合朝鮮醫學,撰寫《鄉藥集成方》、《醫方類聚》等著作,為朝鮮自主醫學奠定發展基礎。

▲朝鮮世宗大王。(圖/翻攝自 Daum )
 

朝鮮鄉藥醫學一度衰微,但 1592 年至 1598 年發生「萬曆朝鮮之役」(朝鮮又稱「壬辰倭亂」),日本豐臣秀吉政權軍隊入侵朝鮮,曾宗主國明朝也派兵支援,期間朝鮮百姓對醫療的需求大增,但中國多個朝代的醫學和鄉藥同時並行,形成混亂局面,於是 1610 年名醫許浚在宣祖的命令下,以《黃帝內經》為基礎,花費 14 年撰寫《東醫寶鑑》。

《東醫寶鑑》約三分之二的內容源自中國古醫學典籍,「東醫學」一詞成為韓國傳統醫學的特定名稱。至 1901 年,韓國醫生李濟馬建立「四象醫學理論」,在中醫學的基礎上、延續「東醫」代表朝鮮醫學的概念,編撰《東醫壽世保元》,將人體體質分成太陽、太陰、少陽、少陰,並用四象分類用藥,取代源自中國的「五行陰陽」成為醫藥顯學。

▲《東醫寶鑑》。(圖/翻攝自 Naver )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10 年日本併吞朝鮮,傳統醫學的稱呼也改成「漢方醫學」、「東洋醫學」。至現代,韓國(南韓)政府在社會部保健局設立了漢方科,並在 1951 年首次頒佈《國民醫藥法》規定東醫和西醫平等的地位,並在 1986年修改《國民醫療法》,將「東醫」、「漢醫」統一改稱為「韓醫」。

朝鮮(北韓)方面則是大力宣傳「高麗醫學」,基本上和韓醫學相同,只是因為兩韓意識形態的不同,以及受北韓政權民族主義影響,而有不同名稱。根據平壤高麗醫學研究院的介紹,理論內容包括「高麗藥」(鄉藥)、針灸、拔罐、推拿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