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楊威利/漢光演習預演意外,該如何究責?

▲海軍漢光36號演習13日登場,7月3日進行聯興操演時,海軍陸戰隊99旅步二營小艇翻覆,造成3名陸戰99旅隊員落海,其中2人不幸死亡。(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文/楊威利-2020-07-06 15:07:28
七月初台灣最大的軍事新聞,就是陸戰隊於即將來臨的漢光演習預演時發生突擊艇翻覆意外,造成已知兩員的憾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上與陸地思維的不同。
※軍隊是高風險職業。

海上與陸地思維的不同。

事發後許多評論指出陸戰隊應當怎樣怎樣改進,這些評論我們都尊重,但有些評論很可能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首先要說明的是,陸戰隊員開著突擊快艇,在高速行駛下確實較慢速船舶容易翻覆,但作戰要求上是以快速行駛來縮短航渡時間,藉以減少在敵火下的曝露時間;雖然已知快艇比較難操作但只要多加訓練就可以克服,至於覆艇時如何處理?也都有相關的處置作為。

▲突擊快艇講求高速行駛以縮短航渡時間,減少曝露在敵火下的機率,駕駛快艇需經過不斷的操練以磨練駕駛手的技巧。(圖/NOWnews資料照)

其次是有些評論指出,陸戰隊隊員不是都會游泳等的疑問。這邊我們以台灣某水上遊樂園為例,民眾穿著救生背心在最前方體驗「大海浪」時,兩三趟下來會發現精疲力盡的游不太動;相對的陸戰隊員是全副武裝執勤與操演,一旦落海又在惡劣海象下,確實比較難移動,當然陸戰隊員體力比較好,但還是會耗盡體力的時候。

有些評論也指出,出事點不是離岸不遠而且天候如何如何…我們只能說天候無情,很可能這邊500公尺出太陽、但任務區那邊500公尺下雨;又或者是海面上風平浪靜但海面下呢?不知道,當然我們可以選擇在海面下狀況比較好的海域操演,但萬一日後要突擊的地點海面下的狀況不好呢?所以陸戰隊員被要求能在不同海域與海象下作戰,這種訓練跟承平時期的浮潛遊樂不同,這樣子說明我想讀者應當能理解。

海象部份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防波堤內與防波堤外差很多。有搭船經驗的朋友應當會感受到,一旦船舶出了防波堤之後,船隻的晃動幅度就會比較大,目前已知人類各項工程還是無法克服海浪的影響。同樣的有些人會說,何以不在港內或是比較安全的海域操練?我們的答覆還是一樣,軍隊無法選擇作戰環境,因此必須練就在比較差的海域、天候下作戰的能力。

最後也有評論指出,陸戰隊是攻勢軍種,現階段有必要去作敵後突擊嗎?這邊要說明的是,軍事戰略雖然是守勢作戰,但戰術層面上還是需有攻勢作為當作選項,而任何攻勢作戰與戰術都必須練習,練習自然會有風險。

▲陸戰隊日常演訓強度很大,往往實兵、實作甚至是實彈,操演多當然意外也較多。(圖/記者呂炯昌攝)

軍隊是高風險職業

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怎麽會平常的訓練造成這樣的死傷?我們只能說,從軍是高風險的職業,許多科目都有風險因子。軍隊致傷與致死案例有些是機械問題、有些是人為問題;例如戰機升空後機械故障、艦艇航行途中發生人員落海意外等、先前隸屬於聯勤的汐止彈藥庫發生爆炸等。

演訓意外更多,先前雄三飛彈誤擊漁船命案最明顯,其他透過網路資源可以得知,戰車翻落網紗溪意外、金門CM21裝甲車墜湖意外、登陸時載具沉沒等等,這些讀者有興趣可以一一搜尋。

另一個明顯的案例是歸仁基地直升機重落地案,後續只有機體受損幸未發生憾事,當時演訓的科目是「發動機失效」,在空中模擬這種科目讓學官處置,對教官來說可說是捨命陪君子,是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但要不要練?要,誰來陪座?這個案例突顯出,不只受訓官有風險,連陪訓的教官都很危險。

各國軍隊對於這類受訓、演訓意外致傷、致死的案件不是沒有注意,萬一發生這種撼事多半是從優撫恤、比照作戰致傷致死案例處理,榮耀方面則是厚葬或是追贈等。在軍方保險體系外若家屬想對從軍的眷屬,以多買商業保險的方式來保障自身權益呢?看保險公司,但多半是拒保(這職業太危險了)、除外(有些科目不賠)、或是增額保費(承保,但保費較常人貴)。

從商業保險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其實軍隊是高風險的行業,而台灣素以美國為歸依的美軍也是,據統計美軍居然每年有百人在演訓與非戰鬥任務中死亡,其他各主要國家也都有類似案例,雖然比例上較低。

正因為軍隊被要求去從事高強度的訓練,而這些訓練會很容易致命與致傷,因此通常一般國家會對軍人比較尊重,這類尊重很可能不是金錢上的補貼而是無形的因素例如榮譽等;很可惜的是,台灣各界對這種因素似乎不重視,許多優秀的中階軍官在此大環境下也紛紛求去,甚為可惜。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