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李戡授權刊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民黨自己不爭氣、共產黨幫倒忙,讓民進黨全面執政,高興愛提名誰就提名誰,這就是政治現實。國民黨反對陳菊的理由,主要是德不配位。按照同樣標準,德不配位的案例,在國民黨歷史上多不勝數,最近一連串的政治災難,根本原因也是自己人德不配位,怎麼不見國民黨自我反省?
監察院的設立,源自孫中山五權分立的思想。這個思想,看似是中西優良政治制度的結合,實際上就是孫中山異想天開的主意。當時政治思想百花齊放,知識分子以闡述新理論為榮,嚴格講來,孫中山對西方政治學的認識,多半來自他在倫敦期間翻閱的幾本書,加上常年浪跡國外,嚴重脫離中國實情,所以他提出的政治思想,既沒有像梁啟超對中國歷史脈絡的深刻理解,更缺少如共產黨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接地氣」,東拼西湊搞出來的五權分立,就是典型案例。孫中山發明的東西,蔣介石自當付諸實現,可惜從成立開始,監察院從來就沒有發揮原先設想的職能,到了台灣以後,幾乎和孫中山的初衷背道而馳——配合蔣介石彈劾李宗仁,調查孫立人案不了了之,捲入國民黨派系鬥爭彈劾俞鴻鈞。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實驗,監察院早就被證明不適用於當代政治,但誰叫這是「國父」的設計,沒人敢輕易廢除。這個爛攤子,一路留到今天。
馬英九上台後,立刻恢復監察院運作。斟酌院長人選的時候,有些人在討論,說最適合的人選就是李敖。他當時跟我講,馬英九才不可能找他,因為馬英九不敢玩真的,要真的讓他當監察院長,他絕對鬧到所有人都受不了。果然,馬英九提名了王建煊,他在任期間,什麼事也做不了,連自己的監察委員都擺不平,只能對媒體發牢騷。但凡馬英九有點氣魄,要求監察院發揮功能,他的歷史評價也將有所不同。
國民黨最悲哀的一點,就是該有作為的時候不作為,等到木已成舟、敗局已定之後,才開始事後諸葛。如果真如國民黨所說,陳菊問題很多,為什麼馬英九八年不辦?為什麼韓國瑜當市長不辦?陳菊當監察院長已是既成事實,如果主流民意反對,自然會表現出來,不需要國民黨大費周章跑到立法院作秀。民進黨如果用監察院搞政治鬥爭,到時候國民黨再出來揭發,自然能得到民意支持,也更加師出有名。
可惜,國民黨永遠搞不清重點。國民黨如果要重生,首要任務是學中國共產黨,禁止黨內大佬干政,大刀闊斧改革,次要任務是提出一個正常人能聽得懂的兩岸論述,明確自己立場。國民黨對此心知肚明,卻沒人敢碰,選擇透過「佔領立法院」轉移焦點。一方面,試圖凸顯自己有戰鬥力,鞏固支持者凝聚力,一方面,又想模仿太陽花,削弱民進黨批評力道,殊不知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僅淪為笑柄,更在偏離台灣主流民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作者:李戡/作家、英國劍橋大學基督學院亞洲及中東研究學院中國研究博士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