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專訪5/捨第一志願 只願台灣多一位「改革者」

▲鄭文燦確信「台灣可以少一位工程師,但可以多一位社會的改革者。」(圖/記者李春台攝影)
記者孫唯容/桃園報導-2020-06-15 08:10:00
台灣大學電機系一直都是理工人才心慕力追的學習場域,桃園市長鄭文燦卻選擇從台大電機轉系,毅然決然投身社會系攻讀;鄭文燦接受《NOWnews》專訪時坦言,當年的決定引起校園熱議,但自己心中確信「台灣可以少一位工程師,但可以多一位社會的改革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生時代相當活躍於社團的鄭文燦,不僅擔任報社社長,自己也創辦台灣研究社,更爭取擔任學生會的副會長;鄭文燦說,80年代正逢台灣社會從威權走向民主,校園氣氛也隨之轉變,當年的台大的狀態,就像是縈繞一股低氣壓即將要爆發,自己也是在那股風氣之下,決定在大二升大三那一年,從第一志願台大電機轉到社會系。

鄭文燦指出,當年轉系的決定引起校園熱議,感謝家人可以接受、體諒並且尊重自己的決定,因為他們對於社會系到底要學些什麼、未來有何出路,渾然不知﹔當時父母只告訴自己一句話,「每個人一條路,你覺得好就好了。」

鄭文燦回憶,做轉系的決定,過程是相當困難的,但下定決心後,心境卻相當放鬆;當年自己思考就讀電機系可能會擔任工程師、研究人員,但自己當年只有一個直覺,就是「台灣可以少一位工程師,但可以多一位社會的改革者!」便毅然深入一個社會系的領域研究,這份信念伴隨日後經歷,「淬煉成為鄭文燦人生的DNA。」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轉系後,鄭文燦經歷社團的洗禮,也歷練大學法改革、支持國會改革,進而擔任野百合學運的召集人,後期也為聯福製衣的勞工追討資遣費;鄭文燦坦言,從政不是他人生預設的劇本,從學運走向社運的經驗,當時絕非為從政鋪路,但在學生時期對理想的追求、對正義的追求,那份淬煉會變成人生的DNA,在自己從政的道路上,深受這些印記的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