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觸認識同志 消彌自身偏見
陳思豪牧師曾在美國讀書、工作六年,原本對同志抱持著偏見與不認同,但在回台灣的兩年前,一九九五年時,朋友介紹下認識了兩位白人朋友,經過相處才發現他們是同志,他們在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優秀,只是喜歡的是同性而已。回到台灣,有一個導演朋友,知道陳思豪牧師不喜歡同志,便主動帶他去同性戀的pub,認識一些同志朋友,希望能透過認識同志朋友,消除他對於同志的成見。
之後,在讀神學院時,班上有一個同學是同志,就有人寫黑函到學校要求把同志的同學退學,雖然當時班上大多數同學都是反對同志,但大家都認為同性戀者也有受教權,不能隨便開除他,當時院長也認為隨便開除人不好,而且還是以黑函的形式,所以就把黑函丟進垃圾桶,同志的同學也順利畢業。令牧師感到困惑為什麼同志的同學沒有犯錯竟然會有人寫黑函到學校要求退學?
神學院畢業,必須當三年的傳道士,在當傳道士的過程中,輔導過的學生有同性戀者,當時看著他們受苦,不被接納不被諒解,他心裡也感到很難過,在二十年前接觸到的美國白人同志的記憶浮現在腦海中,使陳思豪牧師重新思考,為什麼要反對同志結婚這個議題,也驅使他思考聖經詮釋跟同性戀的關係。
重新詮釋聖經 為同志發聲
二〇一六年發生台灣南高屏跨宗教基督教會聯盟約三百名牧師,北上參加包圍立法院反對同性婚姻抗議活動,陳思豪牧師知道這件事時感到十分心痛,便製作立牌寫著「基督徒莫將自己的信仰價值,強加他人之上」,穿著牧師服衝到立法院抗議。後來,立委尤美女召開第二場婚姻平權公聽會,邀請他當正方,他代替基督徒像同志道歉,引起不小轟動,從此打開知名度。
陳思豪牧師提到,基督教長老會,長年以來一直都是跟弱勢站在同一邊的,關心社會議題、勞工、雛妓,只是這次同婚議題,基督教罕見的沒有站在同志這邊。他想,應該是基督徒閱讀聖經時,從聖經詮釋出上帝反對同性戀,因此基督徒便反對同志,延伸出去也反對同婚。
他呼籲,基督徒應該要將聖經內容與同性議題做切割,聖經如何詮釋是基督徒的自由,但同婚法律是社會議題,不可以因為基督徒自身認為聖經反同,就反對同志在社會上的權益。
面對責罵 依舊堅持
雖然以牧師的身分公開挺同,被許多基督徒責罵與不認同,陳思豪牧師依舊堅持自己的理念。他提到曾經有一個基督徒特地從台中北上找他,想要說服他反對同婚,但他仍然堅持挺同婚,令那名基督徒很憤怒,離開教會的路上不停地大聲責罵,陳思豪牧師當時很難過,因為他沒辦法讓那名基督徒聽懂他想要表達的意思,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表達能力有問題,對於自己感到灰心。
在因緣際會下,他跟別的教會的阿嬤說明他自己的理念,阿嬤本身就認為基督教應該反同婚,聽完之後阿嬤說「牧師我聽得懂你在說什麼,只是我的情感上沒辦法接受。」阿嬤雙手環抱住自己,表情呈現無辜的樣子,雖然阿嬤無法接受,但是牧師已經很開心了,因為一位七十幾歲的阿嬤聽得懂牧師想要表達的。
雖然聽懂牧師理念的基督徒不多,認同的也很少,但牧師覺得,就算不認同甚至是反對也沒有關係,有多一個人聽到他想法、聲音這樣就夠了,所以有任何的團體請牧師去演講,他都不會拒絕,不管距離多遠都沒有關係。
勇於表達立場 找到信仰歸屬
曾待在其他教會的張馥如,因為本身不反同,教友知道後,便受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在教導青年、孩童族語學時,要先給教會裡的人確認過內容可不可以才能去教導,可是其他人是不需要經過審核的,也因教會裡多數是反同的教友,令她感到壓力很大,無法好好表達自己。
甚至有人還質疑她不反同,是因為「同情心過於氾濫,才會選擇支持同性戀。」,否定她理性方面的思考,讓她感到很不舒服。教會還鼓勵她參加愛家大遊行,於是她便對教會感到滿滿的失望。
張馥如在一次參加長老教會青年陣線所開設的工作坊,活動主要是探討基督教跟同婚的關係,在分享的過程多次聽教友提到陳思豪牧師的名字,她便產生好奇心,上網搜尋後,發現陳思豪牧師跟她的價值觀及信仰觀點都很相近,所以便來到了古亭教會找陳思豪牧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到古亭教會,陳思豪牧師鼓勵她勇敢做自己,回去後她便把臉書大頭貼改成彩虹,令原本教會人大吃一驚,她不再會害怕說出自己支持同婚,擔心說出來的後果,現在對於在教會中表達自己的立場,對她來說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為她知道,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跟別人不一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