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觀音區田野間,種植草莓的「草菓農場」創辦人之一馮智敏踏入逾千坪的溫室,接著拿出智慧型手機輕觸幾下,溫室側面遮陽簾與天窗便隨之拉開。透過自行開發的網頁系統,家住新北市的他不用出門,便能將作物的遮陰、通風、澆水於彈指間完成。有別於過去「汗滴禾下土」的傳統農人印象,像馮智敏這樣的科技農夫,便是台灣農業數位轉型案例之一。(註1)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1:農業數位轉型囊括許多不同面向,如產銷履歷、大數據分析等;草菓農場則結合感測器及利用物聯網優化種植過程。
「草菓農場」共同創辦人馮智敏使用手機系統控制溫室內外的遮陽簾升降。 (圖/攝影 林琮恩) 懂科技、瞭農業 跨領域人才踏入數位轉型更容易? 擁有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學位的馮智敏,三年前和同樣非農業背景出身的朋友李弘吉共同創立了草菓農場。他回憶道,當初之所以轉換領域,是希望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決定走入農業的契機,是因為注意到當時社會上被廣泛討論的食安問題。
馮智敏表示,最初構思轉行時僅有「不一樣的農業」此一籠統想像。然而,過去的理工背景使他習慣將各種項目數據化,再以此打造出自動控制系統,這便是他們數位轉型的第一步。隨著不斷研究、實驗,以及向農業改良場、農業專家請益,才有了現在的草菓農場。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學位背景的馮智敏,三年前與好友一手投入科技農業,期待以有別於傳統農業方式,打造無毒草莓。 (圖/攝影 林琮恩) 馮智敏認為,現今不少農民因對數據、資料等領域感到陌生,而對數位轉型抱持觀望態度。「很多人都講AI ,但要解讀不容易,必須同時會看大數據,還要懂農業。」他以自身為例解釋道,若農民已先對科技、資訊有涉獵,再親身接觸農業實務,或許能讓數位科技與農業的結合達到較理想的狀態,「否則農民取得資訊之後,他不知道數據可以做什麼。」他也指出現今農業教育的問題,「像是農學院或農藝系背景的人,他們的專長就只有農業,所以跨不出來。」
除了像草菓農場這樣親自研發科技設備的案例外,也有農民主動尋求農業新創公司的幫助,嘗試將農田數位轉型。花蓮「花玉柚山豐農場」場主彭及聖便運用田間氣候感測器收集並分析數據,以改良文旦的種植。資工背景的彭及聖家中代代種植文旦,因緣際會下認識農業新創公司「阿龜微氣候」,從此成為科技農夫,他說:「數位轉型農業與傳統農業最大的差異點在於對田間管理及氣候掌握度更加精確,可以更了解這個田間區域的各項數據化分析,如雨量、溫溼度、風向等。」目前花玉柚山豐農場仍處於最基礎的數位轉型階段。彭及聖表示,日後期望導入農機自動化等進階數位轉型模式,解決偏鄉農村缺工的問題。
草菓農場中的控制系統整合各項設備的控制器,可聯網讓使用者從家中便能操縱。 (圖/攝影 林琮恩) 傳統農業面臨多重困境 數位轉型成解方
草菓農場與花玉柚山豐農場期望以數位轉型解決的農村人力、氣候與食安問題,事實上亦是台灣農業所遭遇的困境。「老、貧、小是台灣農業的特色,這也是我們開始研究這個領域的動機。」阿龜微氣候共同創辦人兼行銷長盧安邦指出,台灣農業勞動力老化且缺工嚴重,使得農民對投入資本嘗試新技術感到卻步。同時他也指出,氣候變遷加劇為農業面臨的最大困難,傳統慣行的農法在氣候變遷下已不敷使用,而數位轉型則能夠協助農民決策。如可即時偵測溫濕度等天氣資訊的在地氣象站,讓農民得以遠端監控農地與應對,以及利用精確數字統整規律。
阿龜微氣候共同創辦人兼行銷長盧安邦平時工作都在電腦前進行,藉由與農民、農業專家溝通,協助農民解決問題。 (圖/攝影 林琮恩) 而近幾年食安事件四起,使食品安全議題備受關注,也促使產銷履歷興起。農民將栽種過程透明化,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講師、食安專家文長安說:「消費者有知的權利,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消費者或廠商溯源,往上知道種植過程中使用的農藥種類、往下知道購買的通路等。」
除解決人力、氣候及食安問題外,數位轉型亦被認為是提升農產品質及管理方式的利器,「農業在台灣社會將面臨革命性的突破,不再像傳統慣行農法一味追求產量,我認為品質的提升、自然有機栽培以及管理的便利性才是選擇數位應用的主因。」彭及聖說。
台灣農業補助多 反致農民被動轉型? 得以解決各種農業問題的數位轉型,逐漸成為世界趨勢。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便指出,將物聯網等科技導入農業後,可讓農業轉型為精準農業,提升農業品質。然而,數位轉型補助尚未有明確政策作法。農業為高風險產業,農民在既有思維下,等待政府補貼政策明朗化才願作決定,便有可能拉長數位轉型時程。這顯示除了青年農民、數位新創產業等方的努力外,政府農事主管單位也應積極考慮將數位轉型視為農業政策重要方向。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布的109年度預算案,農業相關的歲出預算約1339億元。其中農具、農機、灌溉系統、溫網室到肥料等各種農業設施裝備皆有補助,且比例多達1/3至1/2。如購買一台乘坐式割草機市價為12萬5000元(註2),最高便可補助4萬元。除了原有的補助款項外,109年政府更提出「農業環境基本給付」,種植農糧作物的農地每年每公頃可補助1萬元;特定縣市與地區農地若二期轉植景觀作物,農委會每公頃補助5.5萬元及全額種子費用。
註2:此價格來自
「臺灣農機行」官方網站 中乘坐式割草機RMJ-800售價。
草菓農場創辦人除了接受政府補助外,也投入大量資金,補助額僅佔其中1/5。 (圖/攝影 林琮恩) 在豐厚的農業補助與津貼措施下,盧安邦認為傳統農民習慣接受政府資源,而非自掏腰包嘗試新科技。「農業是風險很高的產業,即使今年賺錢,也可能明年颱風一來就血本無歸。我們期望運用數位科技協助農民控制風險,但於此之前,農民卻得先擔心投入新科技是否會有損失。」
推動數位轉型的另一困難,便是成本問題,其根源則來自耕地狹小的台灣農業環境及小農經濟體系。此外,農民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種植不同作物,更有不同品種生長上的差異。因此若要累積一定研究成果,進而複製成功模式也相對困難。盧安邦以鄰近的泰國為例道,「我們遇過泰國的鳳梨農地面積達到5000公頃,但在台灣遇過最大的鳳梨田僅有20公頃。」在權衡獲利幅度、投入資本與所需承擔風險後,許多農民便失去嘗試的勇氣。
古法治農即有效 數位轉型非必要? 即便未選擇數位轉型作為解決農業問題之道,有些農民也能依循自身經驗維持農地及農產品質,位於雲林縣的「安梅農場」便是一例。此農場由返鄉青農王金郎一手打造,隨季節更迭種植甜椒、小番茄、洛神花等作物,自採自銷維持生計。從除蟲、種植、包裝到釀造與銷售,都在其經驗累積下歸納出一套獨門方法。如夏天溫室常見的病蟲害問題,王金郎便利用溫室特性,封閉安梅農場、打開天花板遮棚讓陽光照入溫室,並將土壤浸泡於水及藥劑之中,經過烈日曝曬達到除蟲及消毒效果。
既有方法簡便,加上對數位轉型成本、成效的疑慮,大大降低王金郎引進引進數位轉型的動力。「我想大部分人對數位轉型都是望之卻步,因為成本真的太高了,也還不到非使用不可的時候。對我來說,傳統方法很有效,我也用得很習慣。」
安梅農場場主王金郎認為農業數位轉型需花費較高的成本,因此仍維持手動及目視管理的方式。(圖/攝影 傅有萱) 「安梅農場」以溫室本身的特性,利用慣行農法技術,以高溫解決病蟲害問題。 (圖/攝影 傅有萱) 數位轉型成趨勢 待政府領頭翻轉農業現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延續現在這樣傳統作法對我來說沒有損失,但如果政府能給農民更多保障,我也願意嘗試。」對王金郎這樣的農民而言,在政府資源注入,降低投資風險的情況下,數位轉型也許是未來可能實踐的方向。
「農業數位轉型的誘因很多,但阻力也很多。」盧安邦指出,農業數位轉型需要靠政府帶頭落實。他認為,目前台灣農業存在許多舊習及觀念,使民眾對數位轉型缺乏了解。再加上成本考量,使農民怯於引進,如何普及數位轉型便成一大難題。政府若能整合農業新創公司、資訊工程業者等各界跨領域人才、效仿成功案例,並提升農民對轉型利弊的理解,方有望開拓外銷市場,翻轉台灣農業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