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劉仕傑/台灣參與WHA的最後一搏

▲民眾發起活動,表達支持台灣加入 WHO。(圖/翻攝自 Qutarz )
文/劉仕傑-2020-05-14 18:00:00
多年之後再回想,2020年大概是台灣近年來離參與國際組織「最靠近」的一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說「最靠近」,不單純是指涉最後台灣有沒有成功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今年的 WHA 預計在五月十八日及十九日以線上視訊形式召開,在這最後不到一週的時間,外交圈普遍對這次出席不抱樂觀期待,就連外交部長都已經親口說今年受邀出席機率不高。所以一個客觀的預測應該是,台灣還是沒有辦法受邀出席今年的 WHA 。

但我說的「最靠近」,其實有另一層對全體台灣人來說,更具意義的解讀,亦即:自從台灣退出聯合國以來,這是整體台灣社會對於是否參與及如何參與國際組織,投入最高強度公共關注及理性思辨的一次。這對台灣的公民社會來說,具有正面的指標意義,不啻是機會千載難逢的腦力激盪,許多似是而非的迷思,都在這波公民討論中一再被挑戰。

例如:台灣應該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嗎?我們應該持續爭取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嗎?台灣該不該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另起爐灶呢?除了世界衛生大會,那其他國際組織呢?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為了參與而參與嗎?如果台灣在過去數年來沒辦法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狀況下,都能成功抗疫甚至成為全球模範,那我們為何還要在意有沒有辦法出席世界衛生大會?諸類問題,都在這一波武漢肺炎疫情中,得到各種角度的關注及辯論。

會有這樣的歷史意義,全拜武漢肺炎之賜。

因為武漢肺炎,台灣全民動起來審視參與 WHA 的方式及意義。

因為武漢肺炎,台灣的公衛實力被全球看到,進而讓台灣的國際參與躍上國際議題。

因為武漢肺炎,讓台灣的國際參與,史無前例得到各國高度關注。

再過幾天,台灣能否參與WHA的謎題就要揭曉答案,在美國的大力表態之下,世衛秘書長譚德賽究竟會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或是選擇臣服於中國的淫威?但假設在最後一刻台灣以 Chinese Taipei 名義受邀,我們該不該收下這個邀請呢?別忘了,在馬政府時期,當時的在野黨民進黨對於 Chinese Taipei 這名稱是表達批評的,如今民進黨執政,如果要改為接受這名稱,我認為也不是不行,但要給出一個說法論述,來說服自身支持者。

更棘手的是,如果是「一中原則」下的 Chinese Taipei 呢?那該不該接受?畢竟 2016 年的世衛邀請函,清楚載明一中原則,當時小英政府即將上任,不得不被迫接受指派林奏延出席。世衛如果在今年最後關頭突然轉念,決定比照 2016 年做法,也就是以「一中原則」下的 Chinese Taipei 名義邀請我們出席,那我們是接下或不接?如果不接,意思是不是國家主權尊嚴重要性遠遠高於參與國際組織本身?倘是,政府也應該跟全民說清楚最終立場。

我認為,最後有沒有出席今年的世衛大會,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議題。對台灣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在社會的集體討論下,我們共同對於「台灣應該付出多少政治代價來處理國際參與」這命題求取共識,並以此共識為前提,訂出台灣在國際參與上的路線圖。

WHA 並非一定得出席,但我在意的是,台灣的國際參與變成政黨惡鬥下的廉價嘴砲,朝令又夕改。經過這次 COVID-19 的疫情淬煉,台灣社會顯然更加明白自身在當前國際政治權力結構下的優勢與弱勢。

是時候把話說清楚了!

●作者:劉仕傑/前外交官、時事評論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