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錢震宇/蔡政府讓人又急又難的紓困

▲各地的區公所湧入詢問如何申請紓困補助的民眾。(圖/翻攝自王浩宇臉書)
文/錢震宇-2020-05-06 17:16:51
若把政府的防疫作為比做籃球賽,上半場陳時中打了場好球,遠投近射都能得分;不料下半場換上蘇貞昌,不僅球投不進,團隊進攻荒腔走板,頻頻失誤不說,還把「擴大急難紓困」變成「擴大民怨混亂」,亂象頻傳,至今仍難止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在行政院5月4日宣布擴大紓困發放一萬元後,表示即刻起開放申請,結果竟然公文還沒發下去,搞得民眾滿肚子怨氣,第一線的區公所人員更是一頭霧水。政院隔天只好道歉,表示因為行政步調有落差,5月6日正式開放申請。

前一天蘇貞昌還意氣風發地拿著撞球桿,在大螢幕上大氣地說發放一萬元急難紓困金,說著「有政府、請安心」;隔天就因為來不及作業,沒有說明清楚,讓民眾撲空,迫使政務委員龔明鑫趕緊出面道歉。

全國最高行政機關說自己「行政步調有落差」,實在有夠丟臉。

更諷刺的是,就在疫情指揮中心屢屢要求大家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且務必戴上口罩同時,政院提出的紓困方案,卻是要民眾到區公所或農漁會申請補助,於是就看到上百位民眾聚集在同一場所,一等就是一早上,不僅群聚,而且難以保持社交距離。

新冠肺炎疫情從1月爆發至今已經4個月,從案例曲線上來看疫情確實有所減緩,就在疫情趨緩之際,政府應該早已做好配套,可是政院的紓困方案從一開始就好像是在「居家隔離」般,自己搞自己的,聽不進任何外界的建議,倒底何時發?發多少?發給誰?內容一改再改,金額一變再變,始終沒有定案。

好不容易,民眾終於可以申請了,卻發現條件極為複雜,還要先備齊各式證明文件,最後再去搭配各地最低生活費,才知道能否領到。這些民眾已經是疫情下的受災戶,生活困頓,急需幫助,政府卻設了一堆條件,還要審核,難怪有人氣得大罵政府「整人」、「欺負人」、「根本領不到」。

回頭看,整場防疫工作,政府的兩條軸線,一條就是防疫線,這條線很清楚的就是以公衛醫療為主的部會首長,在防止本土感染跟境外移入上設定了明確的防線,加上國人高度配合及警覺,所以成效斐然。因為有清楚數字跟明確的指標,讓民眾可以遵循。

另外一條紓困線,則是以經濟財政為主的相關部會,由於各部會的本位主義作祟,從先調查各自受到的影響就與民間產生歧異,導致補助內容與實際需求有極大落差;到後來規劃薪資補助跟勞工貸款,看得出來都是「碰到問題想問題」,以至於變成真正需要的人領不到、不用紓困的人也來申請,讓紓困的美意大打折扣。

不問別的,就問從一開始說要發的「振興經濟券」,到後來的「酷碰券」,形式到底是什麼?到底何時會發放?整個政院莫衷一是,只說待疫情趨緩後視情況實施。蘇貞昌說的好領、好用、刺激經濟,講白了就是「還沒想出來」。

蔡英文至今沒有提出拉升整體經濟發展的大戰略,或召開經濟復甦會議研究後疫情時代的產業經濟,只是「單點式的思考加上有條件式的發放」,造成各部會到處擠出預算,基層行政作業的紊亂及困擾,「為了紓困而紓困」,充其量只是解決此刻的財務困境,而不是協助民眾與企業度過疫情,回到正常生活。

蔡政府的紓困一直糾結於可能受失業衝擊的人,集中給予救濟,而不願意普發現金。但實際在這次疫情受到衝擊的人是百工百業,每一個人都受到嚴重影響,眼看英美、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地都發現金,美國還實施退稅,蔡政府堅持不退稅、不發現金,堅持走自己的路,結果讓民眾更加焦慮不安。

當疫情退去,比的就是政府執政的能力,看得就是誰能快速有效地刺激經濟、增加消費意願。不要以為上半場打好就能贏球,蔡政府下半場的考驗才剛要開始。

●作者:錢震宇/資深媒體人、開放智庫發起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