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以來,隨著零確診的好消息一再出現,坊間話題總算不再悶鍋,一些消費行為與商業模式的改變,就能有更多討論的空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在社會低潮與疫情下,有些不變之外,也有很多改變正在悄悄萌芽。
顯而易見的改變之一,是實體業者願意花費更多的心思經營虛擬通路。
例如咖啡業者與社交軟體、線上支付結合,把虛擬通路客戶帶入實體;而過去很多擔心外帶、外送影響口感,堅持不經營這塊市場的餐廳業者,更在經營壓力下想方設法做出適合外帶、外送的商品,以提升業績。
另一個變化是,產業從集中管理,轉向化整為零。除了餐飲業外送、外賣;除了電子業之外,連傳統產業與服務業在這次的疫情之中感受到「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風險,形態上從過去的集中管理,到如今更在意異地備援、分區辦公,以降低未來不確定風險對組織產生的危機。
第三個改變是,在虛擬通路聲量變大下,無所不在的時事梗讓行銷戰更為激烈,在防疫期間,從「超前部署」,到小粉紅,無不引起網路熱議,進而帶動話題,增加能見度,也能預期的是,未來的行銷模式,百家爭鳴下總會有些關鍵字能偶爾「一統江湖」。
既然有變,也會有所不變,首先是即使受到疫情衝擊,消費通路出現盤整,可依舊是一場資金與實力的重分配。
可以預見的,雖然在疫情衝擊下,大家都受傷,偏偏同樣生意不好,等到景氣回春,最先復甦的絕對是實力最強、口袋最深的商圈與店面,也因此,慘澹經營的業者會思考休養生息,現金飽飽的店家在這時間會選擇裝潢營業空間,或是員工訓練,做好日後與同業拉大差距的準備。
不變之二,是業者體認到,外送、網購再怎麼給力,疫情一過,實體通路仍是民眾心中的必要存在,只是在這波段中,會把原本經營辛苦,或是口袋不深的業者洗出市場之外,空置出的營業空間,就是新的機會之地。因此這當下,有租客趁亂議價,藉機卡位好店面;也有人在這時間,從租轉買搖身變房東,搭上低利列車,一步步實現自己的資產夢。
影響所及,在可見的未來,「強者恆強」、「短打為王」約莫是可以見到的趨勢之二。當中小型業者不支倒地,擁有資源的大業者在這一波快速搶糧、搶資源、搶卡位,集結之後,在低利環境下更為壯大,卻也讓消費選擇越來越少;對於想要一搏的新創業者來說,不容易之中,卻能因為消費者厭倦同質性,殺出一條血路,只是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心態,種種主客觀環境下,想要經營成百年老店,怕也是越來越不容易了。
至於原本讓人回味無窮的老店呢?
如果真的懷念那樣的好滋味,與其在網路上依依不捨弔念他們的離去,還不如用新台幣與實際行動去支持他們的生意,就算知道過了這崁,不知道他們還撐不撐得過下一關,到他們的店裡,再次體驗與咀嚼和他們相處的每一刻,才是在這大浪潮下,最務實的事。
說到底,人皆畏懼疫情,但資金與利益從來不會,在疫情逐步解除下,自然而然發生在你我之間的改變,也悄悄迎向屬於他們的大時代。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