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紓困好比「滿天的金條」 但伸手能拿到幾條?

行政院紓困記者會。( 圖 / 取自行政院臉書 )
記者 陳弘志 / 綜合報導-2020-04-15 08:00:23
行政院基於防疫推出第二階段紓困方案,特地修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草案,由原先的 6 百億元特別預算,再追加 1500 億元,總計 2100 億元,這筆龐大預算對亟需紓困的民眾來說,宛如「金條」,但實際情況是否如部分人士所稱,目前是「滿天都金條、要拿沒半條」?如果真是這樣,問題出在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最近分析勞動部的紓困計畫,無薪假人數持續飆高,目前已近 9 千人,但只有 800 多人申請紓困,凸顯目前的預算執行效率低,欠缺救急救窮效果,這個比例相當於「不到1成」放無薪假的勞工申請紓困。

台灣民眾黨團也質疑,紓困補貼條件過於嚴格,勞保投保薪資須為 2 萬 3800 元以下、且未達課稅標準,才能接受補貼,形同「看得到、吃不到」,因此主張應對自由工作者、自營作業者放寬標準,才能舒緩對勞工的衝擊。

除了前來申請紓困補貼的人數有限之外,也傳出部分中小企業向銀行借貸碰壁。民眾黨立委邱臣遠指出,根據金管會截至4月1日的資料,舊有貸款申請家數為734家,這些過去與銀行有往來的,核准率也只有28%;營運資金貸款申請家數為470家,核准率只有18.9%;振興資金貸款申請家數829家,核准率13.5%,這似乎顯示銀行對於政府的紓困貸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打了不少回票。

更糟的是,許多小本商家連申請貸款必須檢具的 401 表都沒有,也不知怎樣填寫,無法認列、也無法舉證營業收入狀況,甚至過去沒有與銀行有往來紀錄。這些小行號是真正需要政府協助的一群,但因為他們不如大企業有專職財務部門與會計師群,紓困貸款在第一關就讓他們「知難而退」。

以上這些情況,真如民代所說的「滿天都金條,要拿沒半條」,紓困金額龐大壯觀,卻無法補貼真正有需要的勞工與中小行號。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面對這樣的情況,他表示,這應該是「執行端」出了問題。龔明鑫說,政府第一階段的 600 億元,的確有比較多匡列在「振興」這部分,因為那時只有中國 (大陸) 疫情比較嚴重,政府的思考是比照處理 SARS 那時的振興方案,預計撐過一段時間後,經濟就會有 V 型反轉,政府要做的,就只是在 V 型反轉時的「臨門一腳」,屬於點火功能。

龔明鑫指出,但隨著疫情擴散到歐美國家,似乎一發不可收拾,「紓困」就變得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在第二階段為什麼要保住就業,甚至匡列了 1000 億元預算,給能夠保住就業的商家和勞工,目前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急需立法院通過預算之後,我們才有辦法大規模去支付這樣的銀彈」、「行政院長蘇貞昌已經指示,如果可以以緩濟急,我們就先動支撥用,我們會盡快往這方向進行」、「只要政策提出來,政府一定說到做到」、「這些錢,一定會發給需要紓困的人民或企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以理解國家資源有限,必須調高申請紓困門檻的苦心,以及蔡政府堅持「不發消費券 (現金)」,把錢用在刀口的救急救窮用心,但苦人太多,如果因為執行技術層面,在第一關擋掉廣大勞苦大眾,在資源無法有效撥補給需要的民眾下,一旦小的行號倒的倒、中下層民眾窮的窮,民怨持續擴大下,「發現金」的呼聲勢必高過目前的「設定門檻紓困政策」。

政府的政策美意,仍需落實到第一線。根據勞動部的解釋,目前自營工作者人數約 200 萬人,依勞保投保薪資來看,至少有超過 100 萬人,逾五成是在 2 萬 3800 元以下,並非「看得到、吃不到」,但為何目前只有 800 多人申請紓困,其間的落差與原因為何?是否在有周詳的藍圖之後,還要有「可執行、可落實、快捷便民」的第一線基層服務,才能讓政府的美意不流失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