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沙蟹放養技術大突破 馬尾藻床成小幼蟹「子宮」

▲澎湖在沙蟹放養技術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單位利用人工復育之馬尾藻場,成功放流五萬尾遠海梭子蟹苗,希望未來能成功復育沙蟹成為「澎湖蟹」。(圖/記者張塵攝,2020.04.09)
記者張塵 / 澎湖報導-2020-04-09 19:17:17
澎湖海域的遠海梭子蟹(沙蟹)一向是老饕的最愛,因為澎湖純淨無汙染的海水,孕育出鮮甜美味的海鮮,就是品質的保證。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與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在放養技術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他們利用人工復育之馬尾藻場,攜手合作放流五萬尾遠海梭子蟹苗,希望能成功復育海洋生物,增裕漁業資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中心與澎湖縣農漁局辦理遠海梭子蟹(沙蟹)放流,並獲紅羅村社區民眾力挺共襄盛舉。(圖/記者張塵攝,2020.04.09)

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中心與澎湖縣農漁局9日下午辦理遠海梭子蟹(沙蟹)放流,並獲紅羅村社區民眾力挺共襄盛舉,放流數量大約5萬尾,有別於過往以物種為主的放流操作,常常無法確實考量放流物種的活動時間、棲息偏好、躲避需求、食物來源、個體空間距離等等重要的生物環境因素,導致放流物種死亡、飢餓、體弱、大量聚集被捕食等狀況,造成放流成效大打折扣。

▲放流前會先行在放流海域進行中間育成一個多月,期間進行人為投餵讓稚蟹成長至適合的野放甲殼寬(約2cm),躲避捕食者能力逐漸增強且適應野外環境。(圖/澎湖海生中心提供)

俗稱沙蟹的遠海梭子蟹,是澎湖沿岸海域重要的經濟蟹種之一,目前雖已成功建立養殖技術,但是蓄養過程中常因殘食而難以量產,故目前人工培育之沙蟹苗多以進行放流為主,藉以增裕資源。但傳統的放流方式,族群不易擴散且易被沿岸附近的捕食者所掠食,效益有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在放流前會先行在放流海域進行中間育成一個多月,期間進行人為投餵讓稚蟹成長至適合的野放甲殼寬(約2cm),躲避捕食者能力逐漸增強且適應野外環境,再於夜間放流,雖提高效益許多,但仍無法有效改善族群不易擴散之問題。

▲澎湖的紅羅灣海域現在建置一個半葉馬尾藻的人工藻場,利用藻場多層次的立體空間及豐富的餌料生物,將水產種苗繁殖場所孵化培育的沙蟹種苗放流於藻場內。(圖/記者張塵攝,2020.04.09)

澎湖的紅羅灣海域現在建置一個半葉馬尾藻的人工藻場,利用藻場多層次的立體空間及豐富的餌料生物,將水產種苗繁殖場所孵化培育的沙蟹種苗放流於藻場內,除了降低殘食的比例之外,亦無須投餵飼料,蟹苗還能迅速成長,提早在放流後約20天左右便可達到野放甲殼寬2cm的體型,如此操作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而半葉馬尾藻的人工藻場,就好像小沙蟹的一個「子宮」,有效保護小沙蟹能夠躲避掠食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