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鄭仲嵐/日本首次緊急事態,有多少約束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佈,東京、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大阪府、兵庫縣和福岡縣進入緊急狀態,歷時一個月,是國家史上首次。(圖/作者鄭仲嵐提供)
文 / 鄭仲嵐-2020-04-09 08:02:18
首次依法實施緊急狀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流竄全世界的武漢肺炎疫情,日本政府終於在7日宣布,包含東京、大阪在內的7縣市進入緊急事態。這也是日本在2012年修訂新型流感特別對策防治法後,首次實施該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並表示,「目前國家面臨危機,守護國民的生命與健康是第一要務,在防止感染擴大上會全力以赴」。安倍甚至還表示,如果不在未來一個月內防止7成到8成的接觸機會,肺炎確診人數恐怕會飆升到8萬人。

日本從1月出現首例、拖了一個多月後在2月26日由安倍晉三下令各大演唱會與展覽活動自肅。但是直到4月7日才正式宣布東京等7城市居民要避免外出,相較起來,這次的動作似乎還是慢了些,引發在野黨批評。肺炎在日本爆發兩個多月以來,7日為止,日本的確診病患已經來到4445例,死亡則來到98人,危機依然沒有解除。而4月初的第一個週末,東京更是六日兩天接連超過100人,終於讓政府不得不出手。

筆者在緊急事態發出後,前往東京都新宿鬧區採訪,不少店家已經提前關門歇業,當下不少上班族在下班途中,許多人靜靜地看著電視大螢幕,看著安倍晉三的演說。

有路人對筆者表示,雖然首相說出緊急事態,但現在已開始簡單生活跟減少外出,對他們目前生活還是不會改變太多。而先前,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多次在3月底櫻花盛開時疾聲呼籲,一定要避免賞櫻活動,否則會有更多群聚接觸機會,似乎不少都民都先聽在耳中,收到初步成效。

▲安倍宣布日本7地區進入「緊急事態」,東京入夜後許多店家大門深鎖。(圖/作者鄭仲嵐提供)

緊急狀態的實質效力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安倍晉三所名言的「緊急狀態」,到底具有多少效力?根據該緊急宣言,政府將要求各級學校停止上學、娛樂產業包含KTV、酒店、舞廳、甚至有粉味的風月場所等,都必須要求關閉。筆者在新宿當地,即目擊到不少KTV、小鋼珠店直接拉起大門,並表明因為「配合政府政策」,將暫時停止營業。

安倍晉三先前6日就表示,會準備一筆108兆日圓(約30兆台幣)的資金,幫助相關受到影響的經濟層面,還有6兆日圓(約1.7兆台幣)的資金來援助相關低收入家庭與中小企業。但同時,安倍也要求相關企業不要隨意解僱,政府會盡力保護事業、事業也必須保護就業。

只是這樣一來,在緊急狀態下,中小企業要如何在遵從中央政策之餘,面對大幅損失下,一邊接受政府可能的援助,還要盡力保護員工就業,兩者想必很難取得平衡。加上,安倍在7日記者會上呼籲「原則在家上班」, 不少傳統產業無法在家工作,到時仍舊必須出門。對於減少人民外出上,安倍也說是在「維持社會機能下的外出」,意即補充日常生活用品即可。

交通方面,在緊急事態宣言後,日本除了目前空運減少一半航班外,陸運不會有太多改變。站在國土交通省的立場,為了加強在感染擴大下的醫療運輸能力,原則上不希望鐵路與高速公路封鎖。過往在新型流感特別對策防治法制定時,也沒有對鐵公路有強制停駛權力。當然,陸上運輸多少還是會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因此緊急狀態下的約約束力,其實是有待觀察。

東京都與中央不同調

然而,這次的緊急狀態宣言,也凸顯了日本中央與東京都間不同調的情形。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就認為,當初在執法上應該更集中,如果處理不當,東京感染還是會慢慢擴大,因此率先在3月底就要求東京都居民減少外出。而事實上,小池百合子也沒說錯,東京都果然在之後4月初開始暴增確診病例。

此外,安倍宣言的「維持社會機能下的外出」,其實小池之前就已經實行多日,更別說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早先一部宣布北海道的地方緊急事態。地方自治體比中央反應還快,也證明中央在下定決心宣言緊急事態時,先前還是有太多顧慮。

再者,7日小池百合子也舉辦記者會,隨後也要求東京都內的居酒屋與百貨公司、戶外運動設施等也必須暫時封閉。這讓中央的相關高層面有難色、中央認為居酒屋的實際空間定義不明;百貨公司屬生活物資補充、沒有休息必要,雙方仍有代溝未解決。商家也摸不著頭緒,伊勢丹百貨索性首都圈6間店8日開始全部休業。

安倍在記者會上也說「日本現在面臨戰後最大的經濟危機」。可以想見,先前一直無法宣布緊急狀態,安倍念茲在茲的也是在經濟上的打擊太大。然而,在保護國民性命與經濟衰退間,依舊還是要先保護國民安全。而日本國民是否能拿出優質的自制力,在這一個月渡過肺炎擴散的難關,恐怕也是爆發前最後的考驗。

●作者:鄭仲嵐/BBC、每日新聞、朝日新聞等外媒特約記者,作品見諸於台灣、英國及日本媒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