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武漢肺炎)在台灣確診病例數來到 32 例,許多大型活動如馬拉松、媽祖遶境儀式皆陸續延期或取消,就有人疑惑,身處戶外還需要擔憂傳染?就有醫師以跑者的角度分享,實際上馬拉松的真面目。大里仁愛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吳承羲,以路跑愛好者的角度,在臉書表示「基本上只要是路跑活動呢,它就是擠、擠、擠!」吳承羲表示,就算在室外、戶外也一樣,只要是大型路跑或健走活動,多達上千到上萬人參與盛事,就算區隔各組別的起跑時間,「也是一樣人擠人、極近距離接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承羲醫師認為補給站是路跑活動中的一大可能感染途徑。(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吳承羲表示,跑步時因更需要調整呼吸,不太可能戴口罩,另外進補給站時也是危機,「一定是大口喘氣、身上臉上的汗水、口水難免四處飛濺甚至滴落到食物水杯上面;用過的牙籤吃過的食物再回去沾鹽、擦過的海綿又放回去浸水。這些都是可能的交叉感染途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承羲並分享自身經驗,他曾跑完 29 公里的超半程馬拉松後疑似被傳染流感,咳嗽長達 3 周才復原。這幾天台南古都馬拉松及新北萬金石馬拉松皆陸續宣布延期或停辦,他認為「幸好」有這麼做,「不然這個群聚感染一傳播下去,不得了啊!」(編輯:林奐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