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台準備?中共建造航空母艦群 劍指台灣

▲大陸山東號航艦成軍後,和遼寧號形成全年無休的航艦出海作戰能力,對我國東部防務形成很大壓力。(圖/中國軍網)
記者 陳弘志 / 綜合報導-2020-01-23 08:00:04
蔡英文總統成功連任2020年總統,民進黨並在國會大選全面勝選,引發各方對「武統論」的不同看法。對岸中共的航空母艦屢次在敏感時機通過台灣海峽,中共當初建造航空母艦,主要目的之一確實是針對台灣,但近期中美貿易衝突下,兼任有抗衡「美帝勢力威嚇」的雙重任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大陸遼寧號航空母艦訪問香港,開放民眾參觀吸引人潮。(圖/翻攝新華網)

根據前駐俄羅斯資深外交官姜書益的研究《從莫斯科看中國的航母建造及海權戰略》指出,對岸的劉華清是中國航空母艦建造的先驅,他在擔任海軍司令員任內(1982-1988)被尊稱為「中國航母之父」;至於第一次提出共產中國必須獲得航空母艦的想法者是毛澤東本人,但由於資源不足胎死腹中。

最初劉華清在1970年代推動海軍發展計劃,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共產中國的資金和技術不足,當年北京主要的敵人是蘇聯,主要威脅來自陸上,不是海洋,因此延後航空母艦計畫。第二,七O年代華國鋒上台成為國家主席,北京曾考慮從英國訂購一艘 18,000 噸的輕型航母,能攜帶獵犬式 (Harrier) 垂直起降戰機,但因為英方喊價太高,以及鄧小平上台後,減少軍事開支,全力發展經濟,因而使航艦計劃作罷。但在1980年代末期,為了「收回台灣、南沙和其他島嶼」,中國海軍的近海防禦戰略改變,開始進入航空母艦及遠洋戰略發展。

劉華清曾明白指出,「我們搞航空母艦,目的不是為了和美國、蘇聯比賽,主要是用於對台鬥爭的需要,解決南沙群島爭端,和維護世界海洋權益等方面的任務,平時還可以擴大維護世界和平的政治影響」。 1985年在一項國防研討會上,包括劉華清在內的解放軍和政治領袖一致同意,為收復台澎和南沙群島,中國必須發展航空母艦;直到2012年,中國海軍終於迎來第一艘航空母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收回台灣、南沙和其他島嶼」開始,中共又新增目標,2000年12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新歷史之目的」的談話中,指示中國海軍發展遠洋海軍力量;2010年初,中國海軍專家們都強烈主張發展航空母艦,以因應美國的圍堵政策。為對抗美國海軍對北京的封鎖,中國第一步是發展能攻擊航空母艦的東風 21D戰略導彈;2016年12月,在「遼寧號」及艦隊實施海上演習後,官方媒體「環球日報」指出,「航母是一種戰略武器,可使他國改變對中國之態度」。

如今解放軍已擁有兩艘航空母艦,第三艘正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中,預計到2050年,中國航空母艦將海巡夏威夷、阿留申,甚至出現在美國的腹背地區。中國海軍預計未來擁有 4 到 5 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除恫嚇台獨勢力外,也將讓美國備感壓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