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前為何闖關反滲透法?學者分析「看守國會」存在嗎

▲今晚第一場總統大選政見發表會,預期各組候選人都將陳述自己的政見與政績。(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 陳弘志 / 台北報導-2019-12-28 18:23:37
蔡英文總統裁示立法院民進黨團在12月31日應三讀通過「反滲透法」引發朝野議論,質疑大選在即,政府進入看守狀態,為何選在此時通過重大法案?曾取得法國巴黎第五大學政治學博士的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助理教授,也曾任總統府憲改辦公室諮議的王思為教授表示,憲政學理有「看守內閣」,但沒有「看守國會」,除非國會遭到提前改選,才進入看守狀態,但如果是定期改選,就沒有「看守國會」的說法,他認為這項問題並不存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思為。( 圖 / 南華大學提供 )

★以下是媒體與學者針對「反滲透法」的訪談:

問:此時通過反滲透法,是否跟當年國民黨用警總以「國家安全檢查思想」對政敵扣帽子的理由相同?

答:要看條文有沒有限制人民的基本權利等疑慮來解讀。從這標準看,如果這部法律沒有限制人民基本權利,沒有限制言論、行動和人身自由,如果都沒有,就無法從違憲角度來批評,屬於過度緊張。

問:這是否為「空白授權」?

答:仔細看過法條後,未來必須是「故意犯」才會觸法,如果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應該不會存在「扣帽子」的情形。現在已經是民主時代,如果法條違憲,大家可以訴諸大法官解釋來判定,目前的批評屬於誇大的「政治語言」,現在是憲政體制,不可能再回到戒嚴時期警總的體制,不太可能重現。

問:在新民意改選之前強行通過反滲透法,是擔心下任期無法國會過半主導議事?「看守狀態」為何仍執意通過重大法案?

答:一般政治學只有「行政權看守」,但沒有「立法權看守」的問題;確實有「看守政府」,例如面臨國會改選,可是在憲政學理上,沒有「看守國會」,除非這任期的國會遭到中途倒閣,必須提前改選國會,才會發生這種狀況,但目前的狀況並不是,而是「定期改選」,因此沒有這個問題。

問:選擇此時通過「反滲透法」,是否對大選造成影響?

答:原先這議題不至於變成選舉主軸,因為「大家的看法已經固定」,不見得可以被操作,蔡英文總統目前也不需要強化此議題來增加選票。但是對手可能會想借力使力,例如韓國瑜陣營可以藉此獲得發言機會。所謂的「固定看法」,我認為不能光從「藍綠」去切,而是「大陸對台滲透是否需要加強防堵」的看法。

目前民進黨在立法院是國會多數,下屆席次尚不可知,或許下屆沒有這麼容易順利通過法案,最大的考量可能在這邊,而不是「操作議題」。

問:通過反滲透法後,對大陸政策是否會陷入緊張?交流倒退?誤扣扳機?台商生意和兩岸學生交流的機會大受影響?

答:要談倒退,要看是民間交流,還是政府往來中斷?這有不同的層次。兩岸政府從2016年開始,對岸已經把官方往來降到最低,不管有沒有這部法律,兩岸都不會加溫,也很難再降到什麼溫度以下。至於商業交流方面,目前有中美貿易對抗,台商自己會做出選擇,而不是這部法律讓台商轉向。

會受到影響的,或許是民間社團和學術交流,例如接受對岸招待到大陸拓展與拜訪,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但光是一部法律會有這麼大的影響效果嗎?台灣幾十年的兩岸交流,還沒有出現這樣的狀況,即便是2000年陳水扁上台,兩岸互動呈現最低檔,也沒有那麼嚴重過,應該不至於出現更強烈的效果,應該被誇大了。

問:中國大陸想滲透的,還有這三十年能來的,都來了,這法令能拒絕什麼?

答:從澳洲王立強案例來看,不管王是否為間諜的真實性,外界已經檢視到如果台灣被滲透,目前國內毫無反制的法條。從國際上立法來看,澳洲、美國都已經立法完備,台灣這方面走得蠻後面,且台灣立法的密度都很低,應該還好,最近能引起這麼大的注意,可能是選戰期間,被形容得誇張。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不是已經有「匪諜罪」了嗎?修改原先法律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答:目前確實沒有適當工具反制對岸滲透工作,匪諜罪是針對「蒐集情報」,但是境外勢力指使影響台灣選舉,例如透過宮廟系統破壞台灣的民主憲政,甚至散布假情報,都不是目前「匪諜罪」可以處理的範圍;如果原先的法律,沒有授權政府這樣做,就無法從現有的法條來修正,因此需要新的法律界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