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主打「垃圾不分藍綠」 小黨真能強出頭?

▲這次立委大選,有不少新興小黨,希望打破藍綠光譜,形成第三勢力。(圖/翻攝自柯文哲臉書及黃國昌臉書)
記者張志康 / 特稿-2019-12-26 21:00:00
在這次2020年總統及立委大選中,除了傳統的國民黨、親民黨兩大陣營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新興的小黨投入了這次立委選舉,這些小黨或者合縱、或許連橫,目的都是希望能在藍綠兩黨之間,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深究台灣小黨林立的原因,可以發現組建小黨的,大致不分幾個種類,一種是藍綠兩黨之中權力鬥爭失敗或是主張不為主流所接受,一氣之下脫黨並自己另組新黨的,如新黨、親民黨、台灣基進、一邊一國黨、喜樂島聯盟、台灣維新黨等等,另一種則是比較有點自己理想抱負,希望能夠在兩大黨之間,成為關鍵第三者的黨派,如時代力量、台灣民眾黨等等。

只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大多數的小黨雖然一開始都是號稱在藍綠之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到後來,卻難免流於「小藍」或是「小綠」。難道台灣真的沒有小黨的生存空間嗎?

舉個最好的例子,上屆立委選舉中,一舉囊括三席區域立委及兩席不分區立委的時代力量,今年就爆發了路線之爭,主張與民進黨再度合作以確保國會席次的林昶佐與洪慈庸就怒而退黨,以無黨籍身分,享受民進黨「禮讓」的待遇。

對於比較熟悉國際事務、關心國際新聞的人來說,或許會有疑問,為什麼台灣不能有類似歐洲「動物黨」、「生態綠黨」、「海盜黨」等,擁有明確立場及專注議題的小黨?

一般來說,歐美各國政黨總是在施政的理念、施政的手法上爭論,比如英國的保守黨與工黨,前者立場偏右派,通常強調自由貿易、理念比較傾向資本主義,後者立場偏向左派,強調計畫經濟,理念較傾向社會主義。因此,存在專注環保議題、勞工議題、智慧財產權議題的小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可以發現,台灣各政黨並不存在施政理念路線的問題,取而代之的,則是「國家認同」問題。就以國民黨與民進黨這兩大黨來說,其政黨結構都屬於民主集權式的「列寧式政黨」,在施政的理念與手法上,其實也都如出一轍。因此,民眾會覺得所謂的「政黨輪替」,除了主政者的「國家認同」不同外,其實哪一個黨都沒有讓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國家的國際地位更形提升、經濟發展更迅速。

而所謂的「國家認同」又從何說起呢?舉例來說,當大多數台灣人對於兩岸議題,都有「維持現狀」的共識時,藍綠兩黨對於「維持現狀」就有截然不同的定義了。藍營認為,所謂的現狀就是1949年國共內戰後的長期對峙局面,或說這是一個國家分裂成兩個政治實體。而綠營的角度來看,則是認為所謂海峽兩岸現狀,就是兩個各自擁有領土、主權、人民、政府的國家。

正由於藍綠兩黨的本質一致,因此讓不少政治人物認為,有機會在藍綠光譜之外另出機杼,組建「第三勢力」,宣稱「垃圾不分藍綠」、「藍綠一樣爛」。從實質層面上,這些小黨當然是期待打破藍綠光譜,期許國內的政治能夠從一次元的「線(光譜)」,透過強化施政理念、施政手法,解決民眾實際的問題,讓政治形成二次元的「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很不幸的是,一般民眾對政治的理解,尤其是選舉時,往往很難接受一個維度以上的概念,因此,往往小黨不得不回到「國家認同」這個主軸,而試圖把「線」變成「面」的主張,都會被邊緣化,或是被標籤化、臉譜化。結果,實務上在台灣的小黨,最終只能依附在政治光譜的某一邊苟延殘喘。從實際的例子來看,新黨、親民黨都是這樣,宋楚瑜是這樣、黃國昌是這樣、連沒有組黨的郭台銘也是如此。

要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把台灣的政治帶回施政的路線之爭,其實要仰賴的,是政治體制,尤其是憲政體制的改變。若國會議員的產生,能夠更有利於有意走回政策之爭、路線之爭的小黨,讓國會與政府之間,能夠相互制衡、相互監督,那麼,才有機會走出藍綠惡鬥的死循環,讓台灣走向更不一樣的未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