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海洋生物為了順應四季溫度的變化,常會以大遷移或是洄游來避開嚴酷的自然考驗,不過澎湖的養殖業者想到了利用黑潮流經溫高2度的特性,直接將箱網拖到洄流海域的辦法,可以成功幫助海鱺魚渡冬。澎湖五德箱網養殖業者16日就展開「海鱺魚避冬大作戰」,希望這批每尾重達7、8公斤的海鱺魚能順利度過寒冬。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幾艘漁船就這樣緩慢的拖著5組箱網,裡面養殖的可都是明星魚種海鱺魚。(圖/記者張塵攝,2019.12.16)幾艘漁船就這樣緩慢的拖著5組箱網,裡面養殖的可都是明星魚種海鱺魚,養殖場主人是台灣箱網養殖協會理事長翁平勝,他養的魚每年都會逐「黑潮」而下錨,讓矜貴的海鱺魚能在較溫暖的海域,避開寒冬的影響快快長大,這就跟動物大遷移、魚類洄游等現象有些類似,而這些動物們費盡千辛萬苦,為的是找到一個適合生存的環境。
▲澎湖海域因為有黑潮支流經過,水溫可比內灣高約2℃,而這2℃就是海鱺魚活命的關鍵。(圖/記者張塵攝,2019.12.16)翁平勝教授表示,今年12月上旬的冷氣團,造成菜園海域水溫自22℃驟降至16.5℃,下降5.5℃,幾乎達海鱺存活的臨界水溫。如果箱網能即時往外海遷移,因有黑潮支流的因素,水溫可比內灣高約2℃,而這2℃則為關鍵的2度,107年年初,即因此關鍵的2℃,內灣的海鱺死了7成,而外海的卻沒事。
在大陸紅甘鰺的養殖每年從海南島三亞12~1月生產魚苗開始,隨著季節回暖3~4月會移廣東沿海養殖,而後因水溫回升,在6月過後會移至褔建最北端養殖,而9月中旬過後又會移至廣東,而在寒冬來臨前,又會有部分移至海南島養殖,每年最少遷移3500公里以上才能讓紅甘鰺安全又快速成長出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鱺箱網養殖避寒遷移需要不同的設備、技術及人力,澎湖箱網養殖戶多數為個體戶,在設備不足下根本無法遷移。(圖/記者張塵攝,2019.12.16)台灣海洋箱網養殖發展協會理事長翁平勝表示,海鱺箱網養殖避寒遷移需要不同的設備、技術及人力,澎湖箱網養殖戶多數為個體戶,箱網結構設備30年沒變,在設備不足下根本無法遷移,因此養殖海鱺只能聽天由命,這也就是為什麼箱網養殖戶會從40多戶降至目前僅8戶的原因。
▲海鱺移至外海也並非100%安全,因外海有急流,海年避寒時必需投放數10支鐵錨,而避寒結束又必需將錨收回。(圖/記者張塵攝,2019.12.16)海鱺移至外海也並非100%安全,因外海有急流,海年避寒時必需投放數10支鐵錨,而避寒結束又必需將錨收回,一收一放錨的平均壽命僅3年,而且非常容易走錨,時常發生箱網被漂走情形,而後又需冒險頂著風浪把網拉回因為公共設施的不足,每年必需得重覆很多沒有效率的工作,因此非常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在避寒公共設施與養殖結構給與適當的協助與轉型,以提升澎湖箱網養殖經營的穩定性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