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李兆立/政府還要放任遠航出包幾回?

▲遠東航空董事長張綱維出面澄清沒有要停業,還說是「一場烏龍」,甚至已有3組投資人、約10億資金將陸續到位。(圖/記者陳致宇攝, 2019.12.13)
文 / 李兆立-2019-12-13 21:18:57
遠東航空昨日無預警宣布倒閉,並且發布「大量解僱訊息」,一時間讓消費者和勞工都陷入恐慌。接著隔天,遠航董事長張綱維在發出遺書後,又戲劇性地宣布會有10億資金到位,一切都是公司高層誤會鬧烏龍,現階段只是停飛,希望繼續營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遠航宣佈停飛不是第一次,資金問題更是屢屢傳出,顯然是個公司治理和財務管理都大有問題的累犯企業。因此,針對航空這項特許行業,無論是消費者權益和勞工保障,都需要政府加緊把關。

身為主管機關的交通部民航局,到底做了什麼呢?

首先,在經歷2017年的停飛危機後,交通部確實有要求遠航拿出1億6千多萬元,在2018年成立了一個「消費者信託專戶」,以避免遠航再度無預警停飛或倒閉,讓消費者求償無門。

然而,就在不到一年後,遠航找了當時的交通部次長張政源,在同年10月幫忙開了一場協調會,同意遠航把「消費者信託專戶」裡頭一半的現金搬回家。

難道,交通部當時是覺得,遠航經營在短時間內有顯著改善,所以讓消費者損失的風險顯著下降了?

結果正好相反,交通部在遠航昨宣布倒閉後,表示「半年前就注意到遠航狀況不穩、財務不透明」,民航局也趕忙宣稱,一直有注意到遠航的經營狀況不穩,所以這兩年來「多次重罰」並要求改善。

那到底「重罰」了多少呢?總計960萬元。這對光靠一封遺書,就能召喚出10億資金的富豪張綱維來說,會不會太像搔癢,太過瞧不起人?

要求改善看不到成效,裁罰也不痛不癢,卻還依舊准許遠航減少對消費者的保障,把現金搬回家。我們再問一次,交通部到底打算怎麼辦?

政府少做的,其實不只這些。這幾年來,像這樣航班出狀況,航空公司卻沒有負起事先通知消費者的責任,案例屢見不鮮。

例如,今年的長榮空服員罷工,事前其實每次勞資協商都有新聞,形同工會已不斷公開預告「可能罷工」,反而是長榮官網沒有任何訊息,訂票系統也沒有任何提醒,導致許多訂票的旅客「無預警」被停飛而怪罪工會。

這回的遠航更是離譜,不僅在宣布倒閉前沒有任何預警,宣布倒閉的兩天前還找媒體大肆報導「機票促銷活動」,結果當然造成許多旅客行程延誤,交通部只好出面協調其他航空和旅行社包機疏運。這些額外付出的成本,至今還沒來得及計算。

請問交通部,還要這樣消費者承受這種「明明可預警卻沒預警」的損失幾次,才要開始嚴格要求航空業者改善?

說完消費者,來談談勞工。昨天遠航發出「大量解僱勞工」的通告,讓一千多名員工瞬間陷入恐慌。畢竟年關將近,卻突然要面臨失業,財務及心情的打擊可以想見。

這樣的大規模解僱,其實也不是第一次了。就以航空業來說,復興航空也曾在2016年無限期停飛,接著同樣突然搬出大量解僱,就是今天遠航的翻版。顯然,現行的《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無論是三年前或現在,都沒辦法好好保護勞工。

怎麼辦?首先,應該針對大量解僱進行修法,讓代表勞工的勞資協商代表,能夠對經營狀況有調查權,才能知道企業到底是真的經營不善,還是惡性掏空倒閉。此外對於無預警的大量解僱也加強罰則,來嚇阻無良企業主任意解僱。

其次,航空業的屢屢出包,以及政府的把關不力,讓人更感受到勞工必須要能團結起來,並且合理參與董事會運作,才能在平時掌握企業經營狀況,讓員工了解工作風險,在企業倒閉後,也才更有能力捍衛勞工權益。

畢竟,不是每個勞工都跟張綱維一樣,能夠要求部長和次長幫自己召開協調會,解決自己遭遇的困難。

我們必須強調,航空業是攸關大眾運輸及公共安全的特許行業,主管機關必須拿出具體辦法,要求業者擔負起對勞工和消費者的責任,才不會看到遠航的荒謬劇碼一再發生。

●作者:李兆立/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