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論壇/青年參政非空談 原來台中早在做

▲青年議會代表,抗議市府草率粗暴解散青年議會,提出恢復青年的市政參與機制等訴求。 (圖/柳榮俊攝2019.2.23)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2019-12-13 09:40:01
台灣的憲改問題不只停留在總統制或內閣制的抉擇,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林彥廷在《NOWnews今日新聞》10月所舉辦的修憲論壇中即表示,無論是選舉或被選舉權,法定年齡都應該降低,讓青年有效參與政治,台灣學生聯合會秘書長黃彥誠指出,青年參政時常被認為不夠有經驗或不夠成熟,但台中市政府青年議會就是青年參政很好的例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投票年齡高、政治參與老齡化的問題早已不是新聞,根據憲法第130條規範,中華民國的國民年滿20歲才有選舉權、23歲的人才有被選舉權,但18歲可以買菸買酒、服公職,卻不能夠投下支持的總統、支持的縣市首長,被選舉權的門檻更是高不可攀。

黃彥誠表示,其實台灣的政治參與年齡門檻問題,作為大學生最有感,18、19歲的大學生在校內一直被「幼體化」,郵局開戶、租屋甚至要監護人到場處理,如果要休退學,「無論你到底幾歲,還是要家長簽名同意。」他認為,投票年齡的鬆綁就代表學校可以預知學生有完全的權利,不只是在政治參與上,在校內的話語權與決策份量也會有所改變。

然而,就算出了學校,青年參政依然面臨嚴峻的社會壓力。林彥廷提到:「在這個社會討論的氛圍裡面,我們會認為小孩子不懂、小孩沒有經濟壓力、小孩子沒有什麼什麼各種經驗,然後可以套入各種的詞彙。」雖然規範上沒有限制,但實際上壓縮了年輕人在參與政治的空間。

黃彥誠則指出,政治參與與年齡就像反課綱運動和高中生參與社會議題,其實很多人在16歲就有參與政治的能力,但卻不讓他們投票非常弔詭,「反過來說,以前受戒嚴時期教育的人也沒有受到民主教育啊,那這群人難道沒有比年輕人更不適合投票嗎?」

黃彥誠近一步強調,先前台中市政府施行許久的青年議會就能看出青年政治的能量,會中的提案也有被公部門採納,採納比例甚至超出一般的縣市議會,然而讚今年2月,台中市政府宣佈解散台中青年議會,引發各界不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青年議會比照原台中市議會席次,遴選出63位15至35歲青年組成俗稱「青年議會」的青審會,青年代表任期1年,每6個月開會1次,1年兩會期開議,前台中市長林佳龍更曾親率局處長備詢,聆聽青年意見或市政相關提案,更稱前2屆青年代表提出近300項提案,市府採用或部分採用的提案高達8成5。

但提到透過下修投料年齡,實質上改變決策,恐怕沒有那麼簡單。黃彥誠表示,青年本來就少,就算18到20歲人口高估至40萬,也不會改變任何議題,但可能促進高中校園的政治討論度,有助於民主教育深化,未來如果整個大學都有投票權,由於總體大學生選票翻倍,候選人勢必會更加關注高教問題,「就算那些政治人物不重視你,也不得不比較認真地應付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