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論/第三黨的春天來了嗎?

▲ 2017 年立法院三讀通過「政黨法」,將現行全國不分區立委選舉政黨得票率 3.5 %以上,能獲得政府編列預算的補助門檻,下修調降成 3 %,對小黨生存發展至為關鍵。(資料照/邱明玉攝)
文 / 主筆室-2019-12-02 14:54:06
政黨票,難得成了大選的關注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導火線當然是國民兩黨的不分區名單被社會高度質疑,讓「藍綠不過半」的聲音在選民間發酵,許多小黨視這次大選為進入立法院的最好時機。

而近日郭台銘與柯文哲這兩位第三勢力領袖,又為了到底國會需要「兩大兩小」政黨,或者「關鍵第三黨」而相互交火。這都刺激社會思考,台灣該要有怎樣的第三黨?

「高聲呼籲選民該讓兩黨不過半,給第三勢力舞台的代表人物」,非初選失敗退出國民黨的郭台銘與創建民眾黨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莫屬。雖然此次選舉,兩人牽手高調合作,卻對台灣需要怎樣的第三勢力明顯看法兩極。

郭台銘說,立委選舉不能讓一黨獨大,也不能只是兩黨平衡,要「兩大兩小」。因為如果兩大一小,小黨變成關鍵少數就會拿翹,兩大黨兩小黨就是最好立法院的生態。

郭明顯認定,在藍綠選票屬性明顯的現狀,讓藍綠出現內部的制衡,可讓內部派系理念與路線公開讓選民選擇,這就是最好的平衡力量。像國民黨與親民黨;民進黨與民眾黨。

郭董的說法,遭到他的臨時戰友柯文哲直白反對,公開說「不認同」郭的看法。柯認為在立院運作上,小黨如果還在小藍小綠打轉,將難逃統獨泥沼注定失敗。所以立法院需要藍綠以外的第三黨,而三黨不過半,讓第三黨能發揮關鍵少數的力量,才有機會改變目前藍綠惡鬥的現狀。

各說各話,每個人都有一套道理,選民也聽得一頭霧水。但冷靜觀察,就不難看出郭與柯對於目前局勢與未來的盤算。

▲郭台銘與柯文哲這兩位第三勢力領袖,又為了到底國會需要「兩大兩小」政黨,或者「關鍵第三黨」而相互交火。。(圖/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郭台銘雖然退出國民黨,但在藍營中光環仍在。支持者認定他總統初選失利只是歸因於起步太晚。且如果當時是郭贏得初選,就不會有今日「韓國瑜屢屢失言造成藍營選情艱困」的言論持續在藍營選民中發酵。

而今重新布局,嘗試未來成為藍營共主,肯定是郭台銘最重要目標。所以他直白說柯是偏綠的光譜,他是偏藍的。他同時押寶親民黨與民眾黨候選人,並主張兩大兩小藍綠各自制衡,而非揚棄藍綠走第三路線。很清楚的看得出郭目前認定柯文哲只是現階段臨時戰友的策略。

柯P則只能走藍綠之外,第三勢力的空間。

近年來,柯與民進黨越走越遠。不僅常常砲打蔡英文政府,還公然挑戰民進黨的各項施政成績。兩方形同水火不容。

柯也意識到,在民進黨上下都視他為仇敵的狀態下,要再重演民進黨禮讓他選台北市長的大綠合作來贏得未來的選舉勝利,純屬異想天開。

所以民眾黨高舉「國家治理」的口號,強調不要再陷入統獨等泥沼,最重要的能造成三黨不過半的狀況,台灣重開機才是歷史轉折的關鍵。

台灣需要不需要第三勢力,答案是肯定的。台灣陷入兩黨的無腦口水戰太久了。但能有這麼容易產生嗎?

▲台北市長柯文哲參與「台灣民眾黨」創黨大會。(圖/林柏年攝, 2019.8.6)

從政治現實與歷史的紀錄來看,在單一選區兩票的選制下,第三勢力要出頭很困難。檢視從親民黨、台聯黨、時代力量從興起到勢微,這些小黨在當時都有叱吒風雲的政治英雄帶領,卻從來沒有一個政黨能穩坐第三黨。

原因很簡單,民意如流水,英雄是一時的,敵不過長期的不公平制度。

所以當我們在討論該要有甚麼樣的第三勢力時,不是更該討論,怎樣創造能讓第三勢力能在台灣存活?

修憲,改變不公平的選舉規則!是長治久安的唯一選擇!

但在現有選制未改變下,政黨票就是小黨唯一能存活的選項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舉,就是政治人物的競技場,用選票來選擇誰能贏得勝選,適者生存。

但必須讓小黨透過政黨票能進到立法院,修改對小黨不公平的制度。才有機會出現穩定的第三勢力。第三黨的春天,才會來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