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式建築設計中,有一項很特別且有趣的工法叫作「對場作」,也稱作「對場營造」,簡單來說,就是一棟建築物的不同部分請不同的建築師傅負責,最常見是分為左右兩邊,一起合力完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場作最早據說起源於北宋,現今仍保存良好的寧波保國寺即為實例。雖然在建築相關的史書上沒有特別記載對場作,但對場作確實流行於民間,尤其在清代時達到鼎盛,主要流行於中國浙江、福建、廣東,後又由移民將此建築文化帶至台灣。
三重先嗇宮正殿。(圖/記者連宜方攝)
會使用對場作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是迫於時間壓力或是團隊人手不足,只好請來另一個建築團隊支援,雙方各自分區域建造、互相合作;第二種是兩位師傅都想搶下此建築的建造主導權,這種情況下雙方是處於競爭關係,各自完成自己負責的區域。對場作主要分法有建築前後、左右之分,但較常見的還是左右之分,這樣左右對場一目瞭然,好壞立即分出高下。
三重先嗇宮龍邊建築,由曾文珍師傅率吳海同師傅、王款師傅製作。(圖/記者連宜方攝)
在台灣北部,對場作的代表廟宇有大龍峒保安宮、三重先嗇宮、木柵指南宮等。以三重先嗇宮為例,西元1925年,先嗇宮改建時,由陳應彬師傅率黃龜理師傅製作虎邊、曾文珍師傅率吳海同師傅、王款師傅製作龍邊。
三重先嗇宮虎邊,由陳應彬師傅率黃龜理師傅製作。(圖/記者連宜方攝)對場作的目的不一定是要兩組師傅相互競賽,但期許以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巧思、技術更上一層樓。左右兩邊的技術、顏料、美感、巧思只要一對照,就會有很明顯的差異,師傅們因此也有了「輸不得」的壓力,甚至常常會有師傅不想輸,自己賠本貼錢建造的事情。但近年來,台灣傳統建築人才青黃不接,優秀的匠師和團隊難尋,如此精湛的「對場作」技藝也趨近於消失了,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尚存的對場作廟宇,有興趣的朋友也可親自造訪。(編輯:連宜方)
資料參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重先嗇宮
維基百科-對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