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縣定古蹟北港義民廟創建於乾隆53年(1788)距今231年,今(16)日盛大舉行文物普查成果發表會,揭開「旌義」匾的百年面紗、公開此次萬眾矚目的研究成果,成為全臺灣「義民廟」中,第一首例由廟方自掏腰包推動文物普查工作的典範。廟方邀請所有對於北港義民廟文化、歷史、文物有興趣的朋友,共襄盛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所長李建緯教授表示,古蹟北港義民廟自費邀請,協助進行廟內文物的普查造冊,並針對「旌義」二字御匾做初步的調查。此次文物普查,普查文物共41案,建議列冊追蹤文物22案,而進一步調查並建議指定為雲林縣一般古物數量,多達5案,可望未來成為雲林縣的珍貴法定身分古物。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所長李建緯教授。(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11.16)廟方更延請喬志源修復師,透過木質材質比較、科學儀器檢測等,結合李建緯教授對於其匾額的邊框造型、匾額工藝、進一步的廟內文獻比對,驗證該匾為昭和8年(1933)依據舊匾的「重修之作」,重修前或有清代旌義舊匾的存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港義民廟管理委員會表示,希望除了盤點廟內文物數量、留下珍貴紀錄,提送雲林縣政府文化處整取一般古物外,也希望透過此次的成果與努力,爭取未來成立北港義民廟文物館,透過適當的保存環境,典藏廟內珍貴的文物,也透過文物館說明北港義民廟背後的故鄉歷史。
▲全臺灣「義民廟」中,第一首例由廟方自掏腰包推動文物普查工作的典範。(圖/記者洪佳伶攝,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