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埤塘光電政策以發展綠色能源,然而在桃園野鳥學會二〇一八年底的調查中發現,在裝設了太陽能光電板的埤塘中,雁鴨科動物數量竟為零隻,埤塘生態遭受嚴重影響,不禁令社會各界開始思索,綠能發展與環境生態到底該如何取得平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雁鴨過冬的家不再了?
桃園因為歷史發展的緣故,擁有將近三千口埤塘,不只能夠調節氣溫,也發展出了重要的人文與環境生態,成為候鳥度冬時的絕佳場所。而市政府埤塘光電政策,即是在埤塘上裝設太陽能發電板的初步規劃,桃園將進行十七口光電埤塘的裝設,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即因為面臨到生態、環境等疑慮,僅完成了八口埤塘的裝設工程。
「雁鴨科要在水域中間棲息,但在埤塘中央建造光電板之後,鳥類便失去了棲息的空間。」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吳豫州說,野鳥學會每年冬季對渡冬至埤塘棲息的雁鴨科動物進行調查後發現,近兩年來設有光電板的埤塘已看不到雁鴨科動物的蹤影。
研究桃園埤塘已有二十年的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陳其澎認為,埤塘裝設光電板確實會對生態造成影響,「對人來講那(埤塘)是荒地,但對動物、鳥類來講,那是最佳的棲息地。」陳其澎說,動物與人類所想像的土地有很大的差異,但現代人類卻缺乏同理心,以人類的觀點看待自然環境,讓動物失去了生存空間。
位於桃園新屋的12-14號池,是全台第一口光電埤塘(圖/初聲記者陳曉芙攝)綠能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難題
「桃園野鳥學會不反對綠能,我們也積極贊成綠能發電,但必須是不能影響生態的綠能。」吳豫州表示,野鳥學會的立場是不應在生態環境佳的埤塘興建光電板,但如果是在過度發展、生態不好的埤塘上裝設光電板,他們也樂觀其成。
吳豫州說:「有雁鴨科棲息的埤塘就不要興建光電板。」雁鴨科動物利用埤塘棲息的取代性很低,因為桃園地區的湖泊、河流數量稀少,埤塘便成為候鳥渡冬棲息的最佳場所,雁鴨科數量亦成為每年調查的指標。
「我不否認太陽能板,它的確可以減少火力、核能發電廠的建設,它是很好的綠能。」陳其澎表示,太陽能架設工程需要極大的土地面積,台灣閒置土地大小卻不足以供其發展,因此政府與廠商便想到在埤塘或是溼地架設太陽能版。
他還表示,桃園的埤塘具有重要的人文以及生態價值,更是國家級的重要濕地,如今政府積極推動綠能,卻沒有足夠的資訊以及事前完善評估。建設光電埤塘看似一樁美事,其中卻有許多生態價值的損失。陳其澎說:「利弊權衡之下,是弊大於利的。」
對於目前的情況,他說:「太陽能發電當然還是可以繼續做,但不要再利用寶貴的溼地來做了。」
鳳頭潛鴨是冬季至桃園埤塘度冬數量最多的雁鴨科,每年有近上千隻(圖/桃園市野鳥學會提供。)為除疑慮市府成立「埤塘光電工作坊」進行各方協商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發布之「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為發展綠能與再生能源,農委會輔導各地方政府與農田水利會,推動農業水域用地結合太陽光電系統進行綠能發展計畫。農委會看重桃園擁有密集的埤塘,依照「桃園埤塘設置太陽光電設施專案」,與桃園市政府、桃園及石門農田水利會共同合作招商,結合民間企業建設光電埤塘。
面對野鳥協會的調查報告以及專家學者的質疑,桃園光電埤塘負責人的桃園市經濟發展局公用事業科科長江信潔表示,由於初步規劃建造光電埤塘時,中央政府在法規上較不完備,桃園市政府因此向中央反映,應對水質、鳥類、生態以及景觀等方面訂定更嚴謹的規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社會各界的疑慮,江信潔說,之後將會召集各方利害關係人,如野鳥學會、水利會、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等人,成立「埤塘光電工作坊」,並針對第一階段政策實施時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擴大的釐清與討論。他表示,野鳥學會所做的調查也將會納入未來政府推動光電埤塘的參考依據。
已故紀錄片導演齊柏林曾形容埤塘好像「一片一片的藍水晶在向你招手」,充滿豐富的美景、生態以及人文價值,然而,如今埤塘生態正面臨威脅,陳其澎認為,這是需要依靠社會各界共同維護的,而該如何取得這個平衡,便是未來所需努力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