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台銘一手創立的鴻海,近期財務被人質疑「負債」太多,由於郭宣布參選總統箭在弦上,也讓鴻海敏感議題被人搬上檯面。針對外界傳「負債太多」,鴻海並未做出回應,但若就「負債」兩個字來看,表面上是負面的詞,實際上公司體質好壞,還要看看其他財報上的指標。其中,「借貸」可不一定都是壞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有媒體報導,且網路流傳鴻海的總負債高達1.6兆,高居全台灣電子業第一名,其中流動負債金額為1.3兆,為台灣上市公司之冠,且從明年開始,鴻海每年都要償還200餘億元的普通公司債。為此,鴻海並未做出回應,但若就「負債」來看,表面上是負面的詞,實際上還得看其他指標,才能斷定公司體質好壞。
其實,看公司體質可從指標之一「資產負債表」來看,不是只單單看「負債」,而一間公司有負債並沒有絕對的好跟壞,因為有借錢但拿來投資與發展公司競爭力是好事,尤其現在還是低利率環境。而錢借得少則不免讓人認為,公司經營可能偏保守,很容易錯失發展機會或是公司看不到前景等。
至於鴻海負債總額達1.6兆,主要是因為公司規模大,所以相對數字也高,因此看「總負債」不如看「負債比例」,也就是資產與負債的對比,可以看出有多少比例是借貸來的。而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來看,鴻海今(2019)年第一季「負債比例」為54.01%、第二季為56.64%,雖然有人認為負債比例最好不要超過50%,但鴻海相較廣達、英業達、緯創、和碩介於65%至79%等,算是同類型下游電子代工產業中表現較好的。
雖然公司有負債,但有沒有能力償債也是一間公司體質好壞的指標之一,通常流動資產以及流動負債的對比「流動比例」,可以看出一間公司的償債能力,流動比例愈高,代表流動資產越高、償債能力越好。
因為經營公司難免都會遇到資金暫時不足的情況,若公司臨時需要一筆錢卻一時借不到,或因為流動比例太低沒有銀行肯借,公司就可能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若以鴻海為例子,鴻海今年第一季流動比例為174%,同樣相較其他同業約在120%到130%數字較佳。
另外,外界擔心鴻海自明(2020)年開始,每年都要償還200餘億元的普通公司債,財務壓力可能有很大的負擔?但其實看「現金流」指標,雖有一種狀況是公司帳面上都有收入進來,現金流卻是負的,代表公司本業可能在虧錢或靠變賣家產來美化數字,但大致來說,現金流量是正的,代表公司有在賺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鴻海第一季淨現金2495億、第二季淨現金2398億,這個數字是把現金定存、理財商品全部變現,並償還銀行借款及公司債之後,剩下來的現金還有2000多億。有人或許會問,既然鴻海有現金為何還要借貸或不把債務還掉?
一方面,對公司來說,穩定的現金流,可在經營公司上更有彈性或去因應各種狀況,就像一個人有存款,生活上會比較安心,有急用時也能因應。另一方面,對金融業來說,其實不會希望鴻海還掉債務,因為鴻海信用評等為A-穩定,是很好的貸放目標,甚至希望能借鴻海越多越好。且上述也提到,借貸不一定是壞事,因為目前仍處低利環境,借貸以作靈活的營運與投資,可增強競爭力也有機會創造更多股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