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鄭仲嵐/當港警變了調,香港人還能信任警察?

▲港警衝進太子站車廂內打人及逮人。(圖/翻攝巴士的報)
文 / 鄭仲嵐-2019-09-01 16:05:29
怒港警「黑社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黑社會!黑社會!」9月1日深夜凌晨,位於香港九龍太子地鐵站外的旺角警署,叫罵聲不絕於耳。伴隨著外面前來聲援汽車的喇叭聲,尖銳而刺耳的聲浪讓整夜的太子地鐵站被憤怒的群眾包圍。就在8月31日晚上,香港警察再次動用強勢武力,在地鐵站裡面抓支持「反送中」的抗議人士,而且這場行動,宛如甕中捉鱉一般,讓人根本無法逃離。



原先在31日,反對反送中條例的組織「民陣」申請遊行到中國位於香港的最高辦公室中聯辦,但是遭到香港警方反對,雖然民陣隨後變更遊行終止地點,依舊遭到警方否決,就似乎埋下衝突的導火線。在過了31日下午三點後,遊行的人群慢慢地移往中環,但位於西營盤的中聯辦間的道路已經被警方封鎖,群眾也認為不要中了警方埋伏,開始前往政總抗議。

政總大樓高聳入雲,警方早已站在絕佳的高處位置,等待抗議群眾來臨,剛開始的衝突就在政府總部下方的夏愨道上爆發,警方投擲為數眾多的煙幕彈,甚至首度出現噴水車,民眾則回擊玻璃瓶、有的甚至一度丟入燃燒彈。就在一陣大雨過後,抗議群眾轉到灣仔開始行進,警方也再度出動噴水車,雙方一度對峙許久。隨後網路上號召轉往九龍的尖沙嘴抗議,然而,或許這舉動,也正好中了警方的下懷。

▲港鐵太子站出口,旁邊即是旺角警署,警方與民眾在此激烈互罵。(圖/鄭仲嵐提供)

旺角太子甕中捉鱉

原先抗議群眾集中在尖沙嘴彌敦道半島酒店附近,鎮暴警察在與其對峙後,部分抗議人士來到了旺角。而我正好選在旺角下車,原因是我判斷,尖沙嘴已經被警力包圍,下一站佐敦又緊急封站,那油麻地與旺角應該就是抗議人士下一波抗議目標,以注目度與人流而言,旺角一定是抗議人士首選。果不其然,抵達車站後,看見許多黑衣人士開始討論下一步如何抗議,隨後他們出站後,開始大呼標語並且開始貼傳單。

隨後,旺角車站出現驚人的一幕,突然間有警察衝出來,讓抗議人士一度開始後撤,不過警察人數並不多,僅僅幾位。由於早先有臥底警察在銅鑼灣抗議群眾中抓人,憤怒地抗議人士開始追逐警察,想不到警察卻躲到港鐵的辦公室內,憤怒的群眾開始打辦公室的玻璃,並直接怒吼要港鐵不要包庇警察。最後抗議人士敲壞了車站的監視器,還有售票機與列車的營運顯示後離去。

當時攻擊的抗議人士先搭上第一班車走,而其他的人則搭上下一班車,準備再去黃大仙抗議。怎奈,車子在旺角站時,車門開開關關數十次,隨後才發車,結果到了下一站太子後,車子一度停了十分鐘,中間已經有人覺得苗頭不對先下車,隨後港鐵公司就宣布太子站封站,發出緊急逃離要大家出站。就在這個時候,喝槍實彈的黑衣警察「速龍小隊」就直接衝了下來。

當下的反應電光火石,許多黑衣人開始逃竄外,更多是無辜的市民,有的攜家帶眷,有的是上了年紀的老先生老太太。霎時間有小孩子直接被嚇壞,躲在父母懷中發抖,還有女生直接癱軟哭了出來,然而警察根本沒有管誰是旺角砸公共器物的人,直接看到有黑衣服的就抓、戴口罩的就噴胡椒噴霧,甚至拿槍指著民眾要他們高舉雙手。在港警的眼中,每個香港市民都是可疑滋事份子。

▲港鐵旺角站聚集許多抗議年輕群眾,他們與警方對峙下憤怒攻擊車站辦公室。(圖/鄭仲嵐提供)


執法是否過當惹議

當下只有數家媒體在太子站內目睹,但畫面透過直播,立刻傳到全世界,讓大家知道香港警察當下的無差別攻擊。憤怒地群眾直接包圍在太子地鐵站上的旺角警署,而許多聞風趕來的香港與國外媒體則是有技巧地被擋在外頭,當警方想要「規勸」在站內的媒體(包括筆者)時,許多香港記者開始大吼「憑什麼地鐵站內你說了算」,記者們直接找地鐵人員要他出來說明,地鐵人員只重複強調「為了安全」。

然而,太子站當下被抓的黑衣人士,其實根本不能與在旺角憤怒砸監視器的人混為一談,但警方在證據還沒確定下就直接衝進去抓人。他們沒有強烈反擊警察,有些人甚至高舉雙手還被打,這樣的動作在網路傳播後引發許多街坊不滿。上千人聚集在警署外要求放人,不斷地大喊「黑社會」。現場兩位22歲的陳姓男子與李性女子說,他們在附近吃飯,聽到「黑警」在這邊抓人後立刻就來,說什麼也要警方給個交代。

而一位20歲的黃姓女子則相當不滿地說「這輩子不會再相信警察」,他們在中國政府與香港特首的默許下,開始從事他們自認的合理執法。然而這些執法動作都是在中國特色的維穩鎮壓下,把香港人的基本人權放在地上踩踏,而中央與港府持續漠視香港人的「反送中訴求」。

一直到了深夜,香港市民還不斷包圍位於東邊柴灣的警察宿舍。在7月21日的元朗攻擊事件後,許多香港市民對警察的信任已經跌落谷底。而8月31日,對這些香港市民來說,更有如新版的「旺角黑夜」,市民與警察的基礎信任,因為港府與中國的送中條例決不退讓下,恐怕已經崩解到無法修補。

▲許多傳媒與抗議人士聚集在旺角警署,對街更是人滿為患。(圖/鄭仲嵐提供)


●作者:鄭仲嵐/BBC、每日新聞、朝日新聞等外媒特約記者,作品見諸於台灣、英國及日本媒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