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的兩個人,擁抱、接吻、以及發生性關係都是再在自然不過的,不過,在某群人「他們」的世界裡,「愛」與「性」是不需結合的兩件事,他們能夠愛上一個人,卻不會對他人產生性慾,這些「他們」是反對性與愛共存的獨特性傾向者,稱之為——「無性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性戀就是不會愛上任何人嗎?」、「無性戀等同獨身主義嗎?」,這是一般人社會普遍對於無性戀族群的疑惑。,對此,勵馨基金會性別研究專員王泓亮解釋,「無性戀」的原文為Asexcel,他某個程度上是挑戰了一般人對於性傾向的想法,「sexcel」所指的是一個人的「性」與「愛」都被某個性別所吸引,但無性戀只針對「sex」,也就是性方面的吸引力的缺乏。
簡單而言,只要無法對大部分的人感受到性吸引力、不需要主動要求「性」的群體,都可被定義為「無性戀」。
「無性戀」這個新興的性傾向,在國際間廣泛討論。於2001年,AVEN(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無性戀網路社群平台成立,而台灣則是要到2013年臉書出現「無性戀小組」成立、2016年PTT「無性戀版」開版後,才較廣泛的被討論。
無不論國內外,這些平台的出現,都是因為那些無法在現有的性別框架中找到歸屬的無性戀者,開始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自身經驗後,接著才慢慢凝聚無性戀者的網絡,並在網路上幫助許多「對於自己的性傾向感到疑慮」的人者找到歸屬。
許多無性戀推廣團體帶著不同的旗幟上街遊行,讓更多人看見這個性傾向的存在。圖/無性臉小組提供傳統社會下無性戀者的壓力
「無性」在傳統價值觀裡是較保守的概念,因此,「無性戀」在社會中被提起討論的程度較低,來自四面八方惡意攻擊的機會也較少。,然而,他們除了要面對外界對於這類性傾向存在與否的質疑外,還要接受有傳統家庭觀念的挑戰,以及晚年後獨身的照護問題。
無性戀推廣小組成員汪哲敏仍指出,多數無性戀者需要面臨到的社會問題,包括,在傳統家庭的觀念上,子女必須傳宗接代,自然會因此有「逼婚」的壓力,而有些無性戀者就在男女雙方未溝通清楚之下的情況下結婚,就像只是為了好似完成任務一樣。
而這也是為什麼無性戀也有需要向外界「出櫃」的需求原因,唯有讓周圍至親認識知到自己身為無性戀者的特質,才能避免這些囧境。然而,其餘沒有家庭壓力的無性戀者,也須思考自己上了年紀後的照護問題,。
汪哲敏說,社團中許多無性戀者都希望能夠通過多元成家法案,讓使他們能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顧與陪伴。
無性戀推廣團體舉牌上街,破除大眾對於『無性』的刻板印象。圖/無性臉小組提供別再問性傾向是否「天生」
無性戀者與其他非傳統觀念上的性傾向有一個共同點相同點是,就是經常他們仍會被質問:「你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你自己是?」以及、「這是天生的嗎?」,。
王泓亮解釋,許多人一討論到性傾向就會去鑽研是否為先天或後天,然而性傾向的「先天說」會出現,其實是模仿早年美國黑人遭受壓迫時的口號:「我的膚色是天生的,這個天生的差異不是你壓迫我的理由。」,有鑒於黑人運動的成功,後來的多元性別運動也就借用了這個此說法:「這是先天的,你不應該用我先天的性傾向去歧視我。」試圖獲得使大眾接納他們。
但是,王泓亮認為,性傾向是種「一直在探索」的過程,當下的認同未來是之後會是否會不會改變現在的認知,是無法預測的,所以重點不是在於變動與否,而是大眾對於「改變的態度」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原本認定自己為無性戀,但後來又發現自己是有性戀,其他人都該抱持著尊重的態度,因為那就是他個人的認同,無需旁人質疑。
無性戀推廣團體製作宣傳字樣,寫下『無性戀也要被看見』。圖/無性臉小組提供早一些性別自我認同 少一點傷害
無性戀和其他非主流性傾向不同之處的地方在於,在於其他性傾向的推廣方向,主要在「是要從破除刻板印象」以及「爭取法律跟社會的認同」,但是無性戀本身並沒有受到社會的歧視,因此,無性戀推廣團體指出,目前要努力推廣的方向就會針對那些「尚對於自身性傾向有疑慮者」,或是意識到自己在性吸引方面有相似狀況者。,因此,無性戀小組會不定期舉辦聚會、講座,讓無性戀者他們可以透過一些生命經驗的分享,來釐清自己的性傾向,、找到歸屬。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能早點了解這個性傾向就好了。」王泓亮指出,這是許多無性戀者的感嘆,在他們的成長過程經驗中,因為並不知道有「了解存在無性戀」這個性傾向,因此以至於他們需要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問自己:「我怎麼了?」、「為什麼我不太正常?」,這種而這樣的自我質疑,反而對他們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例比如被迫看醫生、強迫自己跟與另一半發生性行為等等。
「其實問他們需要什麼?他們需要的很多只是,如果能夠早一點了解到這樣的性傾向,那對他們的人生可能會有更多的不同。」王泓亮認為,每個無性戀者的生命故事都是獨特的,社會應該多聽聽他們的如果能讓更多他們的聲音,並理解被社會聽見,讓更多人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這種樣的自我認同與生活的方式便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