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健保署最新統計顯示,去年醫院使用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高階設備,竟有13萬件用於感冒、喉嚨痛等初級照護輕症,共有92家醫院比例過高,其中又以「地區醫院」比例偏高,疑似遭濫用,健保署已發函要求醫院加強管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張如薰表示,統計近三年給付檢驗醫療費用,最高為電腦斷層,依序則是超音波及磁振造影,除超音波使用率有下降外,電腦斷層和磁振造影卻連年成長。
張如薰說,以電腦斷層來說,107年健保申報就有344萬人次、106年322萬人次、105年297萬人次;磁振造影107年健保申報有84萬人次、106年78萬人次、105年則是70萬人次。光是去年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就達428萬人次、花費178億元。
健保署再進一步分析,發現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高階設備用於初級照護輕症以「地區醫院」比例偏高,電腦斷層平均值為14%、最高值為37%、磁振造影平均值為16%、最高值是41%;醫學中心反而比例偏低,電腦斷層平均值是5%、最高值是10%、磁振造影平均值為9%、最高值是11%。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電腦斷層、磁振造影使用率連年成長,張如薰認為與台灣人口老化,導致檢查頻率變高有關, 但輕症就醫卻使用高階檢查有必要質疑合理性,已發函請各醫療院所注意。
此外,健保署也會主動和醫院了解實際使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的現況,針對情狀嚴重者啟動個案調查;健保署今年也開始研擬利用AI技術,希望利用AI分析患者就醫目的與申報檢查項目的相關性,判讀是否有醫療資源濫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