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公幼隱憂/8月啟動盼減輕負擔 月付4500不再不敢生?

▲準公托幼兒園家長每月繳交費用不超過4,500元,第3名以上子女再減1,000元,低收、中低收入戶家庭子女「免費」。(圖/記者張塵攝,2019.07.19)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2019-08-01 08:35:23
教育部推動準公共幼兒園新政8月1日正式開跑,截至7月10日已經有1033園與政府簽訂為準公幼,估計能提供10萬6千多個就學名額,家長月付不用超過4500元就可以讓子女念幼兒園,除了減輕家長的負擔,也希望透過推出高補助的托育政策,讓台灣家長不再「不敢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準公共化幼兒園就是政府與私立幼兒園簽約,將幼兒園全學年的學雜費及代收代辦費(包括材料、活動、點心、午餐費)等項目加總,計算出每月平均收費,家長每月繳費不超過4500元,3胎以上的家庭則再減免1000元,平均收費和家長繳費之間的差額,由政府直接幫忙支付給幼兒園,讓家長具體感受平價幼教,並實質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教育部去年8月1日開始在非6都的15縣市推動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與符合「合作的費用範圍」、「教師及教保員薪資」、「基礎評鑑」、「建物公安檢查」、「教保人力比」及「教保品質」等6項要件的私幼合作,加入準公共政策的園所每年再針對購置教學設備補助20到40萬元、親職教育1萬元、教學輔導6萬元,針對幼教教師保障,規定準公幼教師、教保員每月固定薪資至少2.9萬元,協助私立幼兒園留才、攬才外,也是為了穩定教保服務品質。

根據教育部數據,目前全台的幼兒園數為4112,加入準公幼行列的園所截至7月11日已達到1033園,大約為1/4,透過準公共幼兒園的加入,108學年整體平價幼兒園比率,從公立、非營利幼兒園的38.7%公共化提高到53.8%平價教保,成長15.1%,合計提供超過31萬個平價就學機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準公幼的推動,針對2到4歲的幼兒,教育部再擴大補助範圍,父母如果符合薪資標準、未正在領取育嬰津貼、沒有讓幼兒就讀任何公共化園所,針對一般家庭每名幼兒每月補助2500元,若是3胎以上的「三寶媽」,每月則可領到每名幼兒3500元。

教育部撥出百億預算,盼望藉由準公共化與幼教補助實質減輕家長負擔,與私幼業者簽約,為其背書,同時標榜「平價」與「品質」,家長是不是真的好處多多,背後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風險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