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較年輕的民眾或許不記得或不清楚,但對六、七年級生來說, 2006 年台灣發生的卡債風暴以及一路延燒到 2008 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改變了所有人對金融業的看法,甚至影響了許多人的人生。有網友詢問,當年開啟現金卡先河的喬治瑪莉卡,「到底害了多少人?」釣出許多經歷過當年卡債風暴的過來人表示,真的是「塑膠鴉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網友在《批踢踢》八卦版以「George and Mary 現金卡害了多少人?」為題發文提問,該網友表示,被路上在某銀行的正妹業務推銷辦了一張信用卡,在閒聊中對方提起當年的現金卡風波,業務說很多人受害、東部一堆人破產。但年輕的網友卻沒什麼印象,業務提到喬治瑪莉卡,這才稍微喚起原 PO 的記憶,於是想要請問鄉民,「當年George and Mary 現金卡害了多少人?」
▲有網友在《批踢踢》發文提問,當年喬治瑪莉卡害了多少人?釣出許多人的回憶,引發熱烈討論。(圖/翻攝自批踢踢)有網友回文表示,當年連去頂好、全聯門口都有人擺攤,「只要有名片,就能跟銀行貸 30 萬」,拿了現金卡,存摺沒錢也能去 ATM 領錢。但是後續的手續費以及循環利息,讓很多人變成卡奴,「壓死一堆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有網友回憶說,當年自己在軍中當兵,每個月的奮鬥月刊上面,都會有一頁是廣告底下可以直接剪回函寄過去的,在軍中寄了幾乎都會核卡,「額度最少 10 萬起跳」。該網友認為,現金卡就像是塑膠鴉片,「方便好用的程度會讓你用過一次就回不去」,腳踏實地賺錢的反而像是傻瓜。
其實無論是在台灣引發卡債風暴的現金卡,或是在華爾街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的次級房貸,這些金融工具當初的設計或許都是立意良善,但是消費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短視近利天性,加上金融機構沒有做好放款的風險評估,最終釀成消費者淪為卡奴、繳不出卡費,銀行承擔道德風險變成認列的呆帳;銀行也撐不住破產之後,因為「大到不能倒」,政府出面紓困承擔道德風險,最後還是由全民的納稅錢買單。當年有如噩夢般的負面循環,至今還是讓許多人印象深刻,討論起來仍是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