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當一天工作的開始,不妨會想到堆積如山的工作量,讓人不禁覺得「天啊!今天或許會很漫長」,因而將工作一拖再拖,不到最後一刻不罷休。但近日有專家指出,這樣的行為其實是有益身心健康的,雖然「拖延」感覺很沒效率,但對於心裡其實是很有益處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件要做的事情讓你不開心,產生不想面對的心情,自然而言就會變成拖延。而這樣一系列的行為,正是「調節機制」在幫助自己的心靈。(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加拿大的卡爾頓大學( Carleton University )教授 Tim Pychyl 解釋這樣的狀況,不是時間管理有問題,而是在於情緒的調節。教授指出,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做是大部分人的「人之常情」,不是因為「天性懶散」或「倦怠」,而是這件要做的事情讓你不開心,產生不想面對的心情,自然而言就會變成拖延。而這樣一系列的行為,正是「調節機制」在幫助自己的心靈。
所以,當試圖採取比較舒緩、拖拖拉拉的行為時,不要再覺得自己「沒有紀律」,因為這樣而責罵自己,只會增加負面情緒,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若還是覺得不太妥,可以給自己訂一個獎勵,來激勵自己完成事情的動力,或許會更有效率。